第八十四節:直搗龍潭望風靡,夢斷煙滅複灰飛。
(121)
話說楊明義、周文秀集結大軍,浩浩蕩蕩殺向京城,前鋒到了永定門,那城牆大門緊閉,見來了一彪人馬,問明緣由,卻依舊不開門。待周文秀、楊明義及大隊人馬趕到,裏頭出來幾個官員,傳了易銘旨意,要周文秀等就在城外駐紮。
這時城內百姓,均知道了宮內變故,大秦聖祖文皇帝又回來重掌了朝政,吳琦玉、李侔、範曠等均於朝堂之上被全部擒獲。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自發的行為,北京城內一時間鞭炮聲、鑼鼓號角聲就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
原來在周文秀、楊明義集合隊伍,殺了葛士仁的同時,趁吳琦玉在乾清宮召集群臣商議國事,易銘與韓知禮、趙元成、蘇飛虎,帶著數千將士,聚集於承安門前。那裏頭接應的,早就占據了五闕券門,易銘自中間券門,走了進去。
見皇上駕到,裏頭禁軍、太監、宮女等,早就跪迎聖駕、山呼萬歲。大軍一刻不停,過了端門午門,搶過內金水橋,太和門處又殺了幾個擋路的,就又占了三大殿。不一會,就到了乾清宮前。照樣未遇抵抗,這荷槍實彈的軍隊,就迅速攻進乾清宮。
其時吳琦玉懷抱其子,正坐在珠簾之後垂簾聽政,大殿之內,卻沒有李侔,原來太上皇對於朝政素無興趣,他此刻還賴在床上,猶自酣睡呢!
吳琦玉及大殿上百文武官員,正開始討論用兵事宜,不料外頭急匆匆來人稟報,說有叛軍數千,已殺進外朝,正趕往內廷,三大殿等,恐怕失守。
聽得消息,眾皆嘩然,早有大臣,竭力催促琦玉,要求盡快散朝,移駕趕往神武門避禍。
朝臣早已吵作一團,幸好秦任、衛好才、蔣赤信等人,立即站出來安撫群臣。見眾臣實在吵鬧,秦任覺得有必要盡快將事情講清楚,消除眾臣疑慮,他大聲對眾人說道:“各位同僚,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聽在下道明:外頭不是什麼叛軍,是皇上回來了,我等應當就在此地跪迎皇上,決不能亂跑亂動,否則,立斬不饒。”
吳琦玉呆坐原處,內心驚恐,頭腦昏昏沉沉沒有主意,見秦任站出來說話,心裏以為恐怕就是秦任領頭要造反。
但當聽秦任說到了皇上回來一事,琦玉不知所雲,隨後質問道:“秦愛卿,皇上?哪個皇上?皇上不就在這裏嗎?”
眾臣聽見秦任一席話講完,吳琦玉接著又發問,大殿內即刻安靜下來,眼光看著這二人,均惶惑不已。
熟料秦任聽得琦玉問話,哼哼冷笑幾聲,挺直了身板,放開了膽子,又放肆地指著琦玉,太後也不叫了,他直呼其名,說道:“吳琦玉,你聽著:你趕快給老夫下來,跪迎皇上大駕。老夫說的皇上,自然不是你手裏那繈褓嬰兒,老夫說的可是聖祖文皇帝陛下,他老人家回來了……。”
吳琦玉呆坐原地,被秦任幾句話嚇得半死,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時想走,卻渾身戰栗發抖,兩隻腳也不聽話,仿佛是長在別人身上,懷中嬰兒印生,就不合時宜地哭起來。自易銘幾個失蹤後,她雖然一度擔心過易銘或許會回來的情況發生,所以開始的時候她隻是躲在後麵,任由吳能奇、錢虎乙、方光琛、錢謙益等幾個跳出來向趙龍甲、朱信發難。如此日久,見易銘等人始終沒有消息,就如憑空人間蒸發一樣,她這才確信易銘幾個,或許真是叫趙龍甲等人給害死了。所以她這才敢站出來,強加給趙龍甲彌天大罪,又痛下殺手,誅滅了趙龍甲全家。後來索性一不作二不休,直將怡晴及幻生一並害死,繼而又立了自己孩子當了皇上……。
所以她聽秦任說易銘真像她擔心的一樣,竟然回來了,這消息直如晴天霹靂,震得她魂飛魄散一般。她臉色慘白,隻喃喃自語道:“不可能,不可能,我不信……。”
雖然吳琦玉不敢相信,然而大殿群臣,經秦任等這麼一說,雖然感到驚訝,卻還是聽了他幾個的話,一個也不敢跑。就連範曠,震驚之下,哆哆嗦嗦、腳軟無力,也就地跪下了。
正當此時,外麵軍隊早一路殺進來,不一會兒,大殿之內就湧進上百人,人群散開,就閃出了易銘。
吳琦玉及乾清宮內眾臣,這下看得真切,所以不得不信,因他們的這位聖祖文皇帝,雖然失蹤數年,然而身材相貌,絲毫未變,目光炯炯,還是那麼有神。
易銘見吳琦玉還在珠簾後麵傻坐,懷中孩子哭鬧也不管,易銘就對她說道:“吳琦玉,你還敢坐在上麵,還要朕上來請你嗎?”
吳琦玉這才清醒過來,看見朝堂之內,文武百官,均跪於易銘麵前,頭也不敢抬,大氣兒不敢出。而自己那些親信,比如錢謙益、王夫之、範曠等,一個也不敢站出來。她猶自失望之極,轉瞬之間,感覺大勢已去。正在此時,李侔亦被押了出來,見著易銘,魂飛魄散一般,不自覺地跪下請罪。
吳琦玉見李侔如此不爭氣,原本想指望靠他站出來力挽狂瀾、最後一搏的想法,頃刻間就煙消雲散了。
吳琦玉慌亂之下,無計可施,這下也顧不得孩子,隻見她將印生扔在髹金雕龍木椅上,自己挑開麵前陳設的珠簾,連滾帶爬,滾下寶座,到了易銘麵前,匍伏於地,大喊饒命。有左右軍士,在秦任示意下,走上前去,抖開繩索作勢欲捆。
易銘搖頭不允,隻叫押李侔、吳琦玉及範曠等人下去,隨後坐上龍椅,接受百官跪拜,就於乾清宮內,處理要務。
他下旨將琦玉和李侔一大家子,關押在其原來潛邸,而範曠及王夫之、錢謙益等,均立即鎖拿,關押在刑部大牢,又令即刻自牢內放出朱信一家。
對於吳琦玉主政時造成的冤假錯案,易銘吩咐秦任、顧炎武、韓知禮等,組成工作組,對所有案件重新審理、全麵糾錯、查明事實、改判追責。
易銘又緊急安排秦任、蔣赤信、衛好才、顧炎武、韓知禮,組成臨時內閣,協同易銘處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