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淡化評審,強化聘任(1 / 1)

文化觀察

作者:趙文友

聘任並不必“評審”,更不必動不動就全省、全國的統一評審。關鍵是聘任單位,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單位聘任製。

“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的工作,從1985年算起已經20多年了。在這期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問題確實不少。總結改革的經曆,分析其中的利弊,尋找前進的途徑,確實勢在必行。

一、扭曲的製度畸形的怪胎

1983年,恢複了近5年的職稱評定工作暫停了,其原因是:與工資待遇不適當地掛鉤,擴大了評定範圍。

經過兩年的研討、試點,中央決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明確專業技術職務:1.與工資待遇掛鉤;2.有數額限製;3.有任期;4.有明確的崗位職責;5.有明確的任職條件。可惜,改革多年,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並沒有深入人心,“職稱”的概念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職稱改革的主管部門也“職稱評定”不離口。偶爾也“評聘結合”、“以考代評”、“考評結合”等等,總之,以“評”為重,以“評”為主的觀念沒有改變。評定的範圍名正言順地擴大了,工資待遇名正言順地掛鉤了。評審組織日益壯大,考試科目日益增多,教材、輔導日益興旺,而真正的“聘任”少有問津,隨之而來的怪現象層出不窮。

問題日積月累,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

製度的扭曲,“職稱”怪胎的存在就不奇怪了。

不加強“聘任”,隻研究“評審”,職稱改革永無出路。

二、淡化評審強化聘任

“淡化評審,強化聘任”才是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的正確途徑。

專業技術職務不同於一次獲得後而終身擁有的學位、學銜等各種學術、技術稱號。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就是要由專業技術單位根據教學、科研、工程等實際工作需要設置專業技術職務崗位,明確崗位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在具備專門的業務知識和相應的學術技術水平、身體健康的應聘者中實施聘任。這裏,要強調的是,聘任並不必“評審”,更不必動不動就全省、全國的統一評審。關鍵是聘任單位,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單位聘任製。

淡化評審,強化聘任,就要在嚴格定編、定崗、定職責的基礎上強化崗位聘任和聘後考核。聘任各級專業技術職務,單位要與受聘人簽訂聘約,明確職責,規定聘期,頒發聘書,兌現職務工資。

淡化評審,強化聘任,因評審帶來的種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喜的是,一些專業技術職務係列和單位加強了聘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方麵證明了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的可行性,另一方麵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

淡化評審,強化聘任,必將為專業技術隊伍的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為科技的發展迎來美好的春天。

責任編輯 張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