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自然災害(2 / 2)

1988年2月14日,農場普遍降雪,12~17日平均溫度比曆年同期平均值偏低8.5℃,致使水管所95畝蘋果樹和園林隊354畝蘋果樹凍死,造成經濟損失42.6萬元。

1988年4月29日,場區氣溫升到31℃,持續3天後,又急劇降溫至2℃,造成棉花、瓜、甜椒幼苗死亡,直接受災麵積7182畝,直接損失24.6萬元。

1992年4月11日,西伯利亞寒流入侵,早播出土的棉苗絕大多數凍死,又全部複播;葡萄、果樹的花蕾凍壞,造成絕收。

1998年3月7~9日,農場連續陰雨,降水5.4毫米,形成低溫。3月17日,降雨夾雪,形成積雪平均7厘米,降水5.6毫米,最低氣溫降到-14.1℃,造成凍害,使6500畝春小麥凍死、爛根,成災麵積達6460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4月23日,農場出現終霜,氣溫降至零下2.2℃,地麵溫度零下8.9℃,地麵結冰0.5厘米,低溫持續5天,7875畝農作物受到嚴重凍害。

五 幹旱洪水

紅星二場地區屬於嚴重幹旱地區,平均年降水量39.1毫米;僅曆年4~10月平均蒸發量2084.9毫米,為年降水量的53.3倍,以春夏為主,天旱地幹並舉。3~9月份日照時間長,地溫急劇升高,土地幹裂,特別是5~6月農業用水高峰,山水供應不足,常造成幹旱。

場區洪澇災害,主要是天山五道溝夏季暴雨加高溫天氣冰雪融化發生的春洪、夏洪所致。洪水的特點是峰高量小,陡漲陡落,一般24小時完成一次漲落過程,對防洪工程極為不利。

20世紀80年代以來,洪水常衝毀蘭新公路(312國道)、鐵路、橋涵、渠道、農田、居民點。1988年7月24~25日,農場連續降雨23毫米,是曆年同期平均值的5倍,山洪暴發,洪峰高達135.7立方米/秒,總排水量459.9萬立方米,園林隊、第一聯戶農場直接損失13.54萬元。

1990年7月11日,天山突降暴雨,五道溝洪水流量達38立方米/秒,衝垮農場橋梁一座、渠道50米,園林隊18戶職工住宅遭受水災;7月12日,倒塌房屋8間,19間成了危房。瓜菜、葡萄等農作物受災麵積達222.2畝,損失6萬餘元。

1993年7月28日,五道溝山洪流量達231立方米/秒,是有水文記錄44年以來最大的洪峰。農場遭受洪水襲擊,為搶修紅星二渠主幹渠,停水15天,作物灌水關鍵季節造成作物缺水受旱,直接經濟損失25.2萬元。

1998年7月3~4日,山洪暴發,五道溝紅星二渠渠首分水閘出現險情,農場組織糧棉廠、食品廠等單位200餘人到渠首搶險。7月14日,五道溝洪水流量達212.75立方米/秒,洪水直瀉而下,圍困園林隊,致使房屋倒塌9間,800畝棉、菜、果園遭洪水淹泡,洪水過後,農場組織數百人到園林隊進行清淤抗災大會戰。8月25日下午6時至次日淩晨5時,洪峰到達東幹渠三連、水管所地區,洪水溢出幹渠淹泡部分農田,農場組織180餘人抗洪搶險,在東幹渠分段加固加高渠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