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指出,第四次黨代會以後,從1971~1976年有5年多時間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中度過。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一次曆史性的轉折。紅星二場的生產建設、經濟建設以及各項工作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時期。回顧這18年來紅星二場黨委和群眾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從撥亂反正到走向改革振興,從1978年到1988年10年間,全場五項主要指標全部實現了翻番,工農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407萬元,上升到1988年的1414萬元。經營利潤從1978的8.71萬元,上升到1988年的148.1萬元。群眾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大會強調,今後紅星二場黨委要加強學習,加強黨委集體領導,沿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路線前進,為振興紅星二場而努力奮鬥。
大會選舉趙木森、王萬生、毛鴻文、許玉英、李聚義、宋恒忠、喬風光、許興文、李俊超、李順宗、閔秋明、鄭英武、李克發13人為中共紅星二場委員會委員。
黨委常委有趙木森、王萬生、毛鴻文、許玉英、宋恒忠5人。黨委書記趙木森,副書記王萬生。
大會選舉出中共紅星二場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許玉英、包汝廣、安長永、李聚義、曾令福5人。紀委書記許玉英,副書記包汝廣。
六 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
中共紅星二場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於2001年12月28~30日在紅星二場場部召開。出席這次代表大會的黨員代表80人(其中:婦女代表8人),列席代表5人(其中少數民族2人),代表全場524名黨員。農十三師黨委副書記、師長孔星隆、農十三師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勝利及農十三師派駐紅星二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督導組組長李化楠出席這次大會。大會是在農十三師成立後,全師各團場領導班子大調整情況下召開的。這次大會認真聽取黨委書記朱廣超代表紅星二場黨委向大會做題為《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全麵推進農場“兩個文明”建設》的工作報告。
該報告對過去12年工作的基本總結是:紅星二場黨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解放思想、銳意改革、艱苦奮鬥,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一定成績。國民經濟穩步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由1990年1256萬元,增長到2000年5917萬元。精神文明建設、道德教育、法製教育普及、文化教育、醫療設施建設有明顯提高,職工住房、環境的美化等各項事業都取得明顯的成效。但要認識到,12年來思想不夠解放,經濟結構單一,受市場經濟衝擊,水資源因沒有水庫調蓄而利用不足,職工負擔過重。今後黨委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十三師黨委的領導下,執行黨的民主集中製原則,黨要管黨,發揮各個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管好教育好各級幹部,清正廉潔,紮實工作,不圖虛名。要在“十五”計劃末實現六件事:(1)爭取兵團、農十三師支持修建五道溝水庫;(2)農場主要道路鋪柏油路麵;(3)計劃修建醫院住院樓、防疫站;(4)投資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再新建一座教學樓,辦好農場幼兒園;(5)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繼續修建職工住宅樓,搞好綠化;(6)建成小康連隊3個。紮紮實實搞好兩個文明建設。
中共紅星二場紀律檢查委員會遞交紀委工作書麵報告(由於時間有限未作宣讀)。
大會選舉第六屆黨委委員,共15個名額,以無記名投票差額選舉的方式選舉朱廣超、吳江京、徐海軍、喬新華、趙誌鴻、曹洪亮、劉兆雲、張新平、袁小靜、焦利平、柳宗堂、吳正全、李民、張朝安共14人為紅星二場黨委委員(暫空1個名額)。張保華、王福良、胡斌為候補委員。
第六屆黨委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朱廣超、吳江京、徐海軍、喬新華、趙誌鴻為紅星二場黨委常委,朱廣超當選為黨委書記。
喬新華、李豪、朱秀芝、雷予生、李長武、趙根生、劉崗、田寨、程光耀當選為中共紅星二場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紀委書記喬新華。
紅星二場曆任黨委正副書記、常委委員簡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