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黨的基層組織(1 / 1)

1949年10月,中共四十七團臨時黨委成員有王、羅文賢、齊廷章、康蔭吾、王緒、何明,帶領部隊隨十六師進入新疆,1950年3月進駐哈密地區。

1950年9月15~26日,召開中國共產黨十六師四十七團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共四十七團委員會。全團有23個黨支部委員會。政治指導員兼任黨支部書記。

1953年,中共四十七團黨委轄屬3個營黨委。由營教導員擔任書記,各連指導員任委員,組成營級黨委。十六師四十七團改為農五師十三團,轄2個營級黨委,全團16個黨支部。

1954年2月4日,撤消營的建製,團黨委轄屬16個黨支部。11月20日,第二次黨代會選舉出新一屆中共十三團委員會。

1957年3月6日,十三團番號撤消,改為紅星二分場,全場12個黨支部。

1959年1月22日,恢複農五師建製,紅星二分場改為紅星二場,全場12個黨支部。

1960年1月,成立工業大隊(營級),2月建立第一作業站(營級),同年8月都被撤消。

1966年10月9日,中共紅星二場第三次黨代會選舉產生出新一屆委員會。

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各級黨組織癱瘓。

1968年,兵團臨時黨委指定許恒通擔任紅星二場臨時黨委書記,李官牛任副書記。

1970年6月1日,中共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哈管處二一四團黨委轄22個黨支部。

1971年3月9日,中共二一四團第四次黨代會選舉產生出新一屆委員會。

1989年4月4日,中共紅星二場第五次黨代會選舉產生出新一屆委員會。下轄基層25個黨支部。

2001年,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三師紅星二場黨委下轄28個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