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黨委工作部門主要設政治處。政治處統管組織股、保衛股、宣傳股、民運股。1951年,政治處下設組織股、宣傳股、保衛股、青年股、文化股、直工股、俱樂部。1952年,政治處隻設主任、副主任,黨委部門增設幹部管理處,設處長、副處長,撤消原股級編製,設組織幹事、青年幹事、保衛幹事、政治幹事、文化幹事、通訊幹事、俱樂部主任、技術書記。1953年2月15~28日,部隊進行整編,政治處設主任,幹部處設處長。組織、青年、文化、宣傳、保衛、通訊幹事改稱為助理員,並增設婦女、民運、黨紀助理員。1953年7月18日,十六師四十七團更名為新疆軍區農建第五師十三團,其他建製未變。
195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十三團政治處增設了福利助理員、黨務助理員。黨委指定組織助理員為中心助理員,主管政治處業務工作。
1955年,政治處未設主任,隻設中心助理員。幹部處處長由團政委兼任。下半年政治處下設三個股:組織股、宣教股、保衛股,其他股均配一名助理員。1957年3月6日,十三團改為紅星二分場,場政治處撤消,隻留一名黨務助理員、共青團總支書記。成立了工會組織。
1959年1月22日,根據兵團指示,恢複農五師建製,紅星二分場番號改為紅星二農場。恢複政治處,下設組織股、宣教股、政法股、人事科。1959年8月成立了共青團團委。1960年政治處設宣教股、政法股、人事科。1964~1965年,政治處主任由副政委兼任,下設組織助理員,人事科撤銷,設幹部助理員、宣教助理員、青年助理員、武裝參謀。1966年點上“社教”後,配設政治處主任。1975年3月兵團體製撤銷。5月紅星二場歸哈密地區管理,按地區黨委指示撤銷政治處,設政工科,下屬組織幹事、宣教幹事、保衛幹事、婦女幹事。1984年恢複政治處,下設組織、宣教、幹部幹事。建立了團委、婦聯、紀委辦公室。駐場機構有司法辦、派出所。1992年撤銷政治處,設黨委辦公室、組織科、宣傳科、機要科、教育科、計劃生育辦公室,並設駐場的司法服務所、公安派出所。
紅星二場黨委機構係統、曆任政治處正副主任簡況、黨委工作部門幹部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