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紀檢監察(1 / 3)

一 機構隊伍

1950年,中共四十七團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後,選舉產生新的黨委,由黨委指定一名常委擔任監察委員會書記,指定各營教導員為監察委員。辦事部門由政治處組織常務幹事具體實施。

1954年,中共十三團監察委員會由李耀亭任書記,委員由張玉生、王愛林等5人組成,辦事機關組織股。1961年,監察委員會委員有徐向文、楚榮獻、許恒通、王耀群、劉兆武,監委書記徐向文。1966年中共紅星二場監察委員會書記徐向文,委員為劉成銘、張明鑒、趙曉福、王嘉裕,其辦事部門由組織幹事張明鑒負責。1966年10月,中共紅星二場監察委員會作了調整,委員為王嘉裕、劉成銘、胡康林、趙全合、南炎秋、牛立文、張明鑒,王嘉裕任書記,其辦事部門仍由組織幹事張明鑒負責。

1971年,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中共二一四團委員會,沒有明確紀律檢查委員會。

1978~1985年,賀廣見任紀委書記,紀檢和信訪辦合並辦公。1986年,許玉英任紀委書記,王禮賢任副書記,下設紀委辦公室,配備2名專職紀檢員。1988年,紀委書記許玉英,副書記包汝廣,下設紀委辦公室,配備2名紀檢員。1989年,中共紅星二場召開第五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出許玉英、包汝廣、李聚義、安長永、曾令福5人為中共紅星二場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許玉英任書記,包汝廣任副書記。下設紀委辦公室,設紀檢員3人。1990年,根據哈密農場管理局紀委安排,紅星二場紀委辦公室分工,有一人負責行政監察員(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工作。1994年,副政委方博兼紀委書記。1999~2001年7月,史水林任紀委書記。2001年12月28日,中共紅星二場第六次代表大會,選舉出中共紅星二場紀律檢查委員會。喬新華、劉崗、田寨、李豪、朱秀芝、雷予生、趙根生、李長武、程光耀9人組成紀律檢查委員會,喬新華任紀委書記。下設紀委辦公室。

中共紅星二場曆任紀(監)委正副書記、委員簡況。

二 紀檢工作

1950年9月28日,中共四十七團首屆黨員代表大會後,紀律檢查工作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對違紀黨員進行查處,全年共查處違紀黨員3名。1951~1952年,結合鎮壓反革命運動,被查處黨員3名。1952年開展“三反”運動中查出有貪汙行為的420人,貪汙金額折人民幣121.3萬元(舊幣),受到黨內處分黨員42名,其中開除黨籍10人。

1953年,十三團黨委整頓黨支部,紀律檢查委員會(當時名稱是監察委員會)協助黨委做整頓黨支部工作,共查處各種違紀黨員15人,其中受警告處分4人,留黨察看5人,開除黨籍6人。1954年7月1日至9月14日,進行87天的整頓黨支部工作。有些黨支部問題較多,主要表現:領導幹部主觀驕傲,方法簡單粗暴,官僚主義,不重視思想教育;黨員模範作用差,黨群關係不好。通過黨支部整頓,對加強領導、提高黨員活動能力、改變領導作風起到積極作用。是年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的黨員1人,開除黨籍的3人。1955年,查處十三團五連副政治指導員,不聽團裏指示,官僚主義作風嚴重,不聽群眾意見,使270畝水稻隻收回種子,造成很大損失,受開除黨籍處分。因無組織無紀律,違法亂紀和重婚而被查處,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6人,警告處分的1人。

1956年,黨的監察工作重點:(1)抓緊對生產計劃、財務計劃監督,未完成計劃的要追查原因,找出負責人來。(2)確保黨的團結,維護黨的利益。(3)團的監察委員會每3個月向師監察委員會寫簡報一份。(4)檢查連黨支部工作。中心工作要保證當年生產計劃、財務計劃實現,做好對黨支部監督和黨員教育工作,對那些完不成計劃,監察委員會負責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