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二場與二堡鎮土地相連,居民相鄰,道路、水渠、輸電和通訊線路相通,雙方交往密切,唇齒相依,魚水情深。50年來,雙方在民族團結、扶貧幫困、農業技術、文化交流、醫院服務等方麵都有廣泛聯係,密切合作,共同為推進泉西地區場鄉、村連的經濟、文化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雙方都被自治區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一 地方支援農場
1950年,四十七團進駐哈密地區剿匪、開荒造田、人地生疏、困難重重。1950~1954年,部隊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族人民的無私援助,他們籌糧籌餉、騰地騰房、向導帶路、借給牲畜、農具,教給生產、生活常識,部隊才在這荒原站住了腳,紮下了根。
1957~1967年,農場發展所規劃的條田中,有鄉民的土地錯雜期間,不利於機械化操作。紅星二場與二堡公社七大隊通過協商,多次達成了交換土地的協議,鄉民顧全大局,為農場發展和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1966年,二堡公社支援紅星二場良種2.5噸,木材20餘方,石灰4噸,尤其是在基建工程上,幫助農場解決了大部分運輸力和勞力,為農場開發做出了貢獻。
70~80年代,五堡鄉是紅星二場化工廠原料基地,每年為其供應芒硝7000多噸。在市場緊俏的日子裏,有人想出高價挖“牆角”,村民道:“紅星二場是我們的老朋友,講信用,我們少掙錢也要賣給二場。”
1988年,二堡鄉群眾支援農場人工6325個工天,支援脫水菜廠原料1379噸。
1989年,天山暴發山洪,西山鄉兩位哈薩克族牧民父子發現洪水浸入紅星二渠,立即跑到場部報告險情。二堡七村群眾紛紛拿著工具到紅星二渠搶險。
1990年後,農場擴大了棉花種植麵積,秋收時節勞力緊缺,二堡鄉群眾積極到農場當勞務工,為農場搶收棉花。二堡一中、二中的師生200餘人,年年都要在農場拾花一周左右,每年拾花20餘噸,這有力地保證了農場及時收獲棉花,增加農場的效益。當農場脫水菜廠洋蔥原料不足時,二堡鄉村民又及時提供洋蔥。
1997年5月,二堡鄉五村村民支援紅星二場一連40多方純羊糞,當連隊修橋缺材料時,又送來10節涵管。
1999年6月,二堡六村幹部邀請紅星二場四連幹部、群眾參觀蔬菜大棚種植,積極幫助農場職工發展庭院經濟。五村書記阿不都得知本村村民放牧時,牲畜啃了紅星二場一連的莊稼,他按規章辦事,親自把100元罰款送到一連,並對村民嚴加管教。
同年9月,哈密地區開發農場兩名臨時工,偷挖駐地附近一連的洋蔥被抓獲,開發農場領導嚴肅批評了他們,並將500元罰金送到一連,還賠禮道歉。
二 農場支援地方
四十七團進駐哈密屯墾戍邊,發揚既是工作隊,又是戰鬥隊的精神,抽調幹部充實和加強地方政府工作。1950年12月,剛進駐哈密不久的四十七團,奉命抽調69名幹部到地方工作。1952年8月,又抽調排以上幹部25人到地方公安部隊工作。1953年2月,再次抽調5人到哈密軍分區工作。
1957年,農場從各方麵支援二堡公社,給他們提供優良品種,結果小麥增產25000公斤,玉米增產24500公斤,蕎麥增產800公斤。
1962年,紅星二場開展“五好”(即政治思想好、完成任務好、生活管理好、執行政策好、工作作風好)運動,與加強民族團結緊密結合,各單位進行擁政愛民教育,尊重民族風俗習慣,常與地方幹部、群眾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一年為地方百姓治病370多人次,治愈率100%。給社隊支援優良品種哈什白皮麥547公斤,多穗高粱515公斤,供水21000立方。夏收時,加班為社隊加工麵粉12355公斤,並派出2名幹部(趙平、霍玉棟)長住社隊,幫助公社發展生產(簡稱助社)。農場派出機車無償為他們開荒345畝。機耕隊長年為附近社隊修配機車、大車,還無償供給機油。農場為二堡公社耕地、播種、收割6250畝。
1965年,紅星二場支援二堡公社用水62928立方,犁播耕地6000餘畝,支援良種3000餘公斤,解決化肥4000公斤;修建房屋6幢36間,共897平方米;修理機車5台,農機具70多件;支援種牛兩頭,毛驢兩頭,幫助牛、羊配種180隻;兩名助社幹部幫助建立樣板田150畝,培育了畝產335公斤的豐產田100畝,噴藥防治病蟲60多畝;二場幫助二堡公社六大隊規劃土地16000畝,測量支渠9條,長8公裏;幫七大隊設計並施工了一條公路林,修建公路750米,水泥板渠道1493米,土渠200米,修林帶200米,支援樹苗3300株;夏收時,抽出20多名精兵支援他們,並派出優秀機車手幫助社隊伏耕、複播;組織人員大辦好事,救濟貧困戶,一年中治療病人1604人次,為社隊放電影16場,送柴草5750公斤,運輸物資90噸,加工糧食5700公斤。
1988年5月,在民族團結教育月中,二場組織了一支有醫療、理發、修理、畜牧和文藝活動等項目的義務服務隊,先後到二堡鄉四個村和鄉政府進行服務、聯歡活動,共為各族村民看病364人次,理發112人,修理電器等83件,修自行車162輛,治療牲畜15頭,同時舉辦聯歡歌舞會6場,參加人數達1800餘人。
1989年,場領導親自帶領科技人員用卡車拉運噴霧器32架,各種滅草劑350多公斤及其他支農物資(價值1.3萬元)贈送給二堡鄉村隊,幫助發展洋蔥、棉花作物種植和防治病蟲害,並在田間地頭講授栽培技術。年終核實,二堡鄉施藥的2300畝小麥,每畝平均增產52.2公斤,共增值10.5萬元。為了方便二堡鄉村民到農場銷售農副產品及吃飯方便,農場投資2.5萬元,修建了一個500平方米的玻璃鋼瓦農貿市場和一個民族食堂。
1988~1990年,農場共投資6.03萬元支援二堡鄉發展經濟,為二堡鄉五村、七村配套打井兩眼,解決了村民用水難問題。為二堡鄉代耕麵積達3025個標準畝,維修機車750台次,製作和維修農機具2500餘種。
為幫助二堡、西山鄉農牧民抗災保畜,奪取農業豐收,二場每年主動讓水150餘萬方。為幫助西山鄉致富,1992年讓地300餘畝,並將一個配套機井及線路、變壓器讓給西山鄉(價值2萬餘元)。
1991年,哈密市園林場建立小型軋花車間,農場派出技術小組,為園林場設計、安裝、調試和培訓技工,使軋花車間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獲利2萬餘元。
1999年以來,紅星二場14次派出技術人員到二堡鄉村隊辦實事,辦好事,講技術課,受教育村民達3500人之多。
1999年3月,正值春灌,二堡五村土地用水告急,便向二場一連求援。一連在自身用水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調出2眼機井,支援五村,供水34200立方米,灌溉土地300畝。機耕二隊派出機車組為二堡鄉播種棉花200畝。4~7月,場機耕一、二隊為二堡鄉(鎮)、西山鄉開荒4500多畝,耕地4000餘畝,折合14萬個標準畝,優惠讓利8萬多元,開挖葡萄坑42000多個。支援伊吾縣鹽池鄉開發區,用大馬力拖拉機開葡萄溝200畝,4台膠輪車打坑機打葡萄坑30000個。還無償幫助周邊分場挖渠係約2000米,為西山鄉搶修道路2公裏。5月1日,二堡慶祝撤鄉建鎮暨集市開業,紅星二場派出百人威風鑼鼓隊前往祝賀。6月,農場派出挖掘機搶修六村坍塌坎兒井350米,為西山鄉開發區新挖防滲防洪渠3公裏,“六一”節前夕,紅星二場領導帶領學校領導前往二堡鎮,為10名貧困生送去400元的學習用品。7月,二堡鎮4個村隊大麵積棉田發生嚴重棉鈴蟲害,農場及時派技術員深入村隊田間地頭,采用先進的防治措施滅蟲,有效地控製了蟲害。同月,為水電局開發區收割小麥380畝,犁地150畝。8月,紅星二場派人幫助七村拾棉花4天共12000多公斤。9月,支援伊吾縣達子溝開發區,挖掘噴灌管溝1.5公裏。同月,又支援該鄉開發區,以優惠價挖掘噴灌管溝3公裏。10月,支援哈密地區第二電廠用大馬力拖拉機開溝150畝,4台膠輪車打坑機打葡萄坑8500個。11月,四連幹部得知六村莫合買提等6位村民為牲畜冬季圈養飼草不足而發愁,立即撥出20畝棉稈為他們解決困難。
三 民族團結、兵地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