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1章 教學研究(1 / 1)

1960年,紅星二場學校建成完全小學。為加強教學研究,學校設立低段和高段年級組,分組進行教研活動。1966年辦初中,1973年辦高中,隻設一個教務處,主任張先濤。1974年中小學教務處分開,孫慎任中學教務主任,張先濤任小學教務主任。這一時期主要是在教務處指導下,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有時分組學習教學大綱,集體備課,研究教學方法等。

1984~1991年,孫西安、毛世柱、張冬茵先後任中學教務主任,葛秀芬、郭靜、劉兆雲先後任小學教務主任。中小學分別設立年級組和學科組。為加強教學研究,學校開展“兩課”(公開課、示範課)和“三查”(查教案、查作業、查教學進度)工作,設法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注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1992~2001年,陳麗金、劉兆雲、楊啟芳先後任小學教務主任,趙景平、孫文才、王建中、倪振林、薑新友先後任中學教務主任。小學成立了3個年級段組,中學設立政史地組、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理化生組,中小學合設體音美組。各教研組對各個學科的教材、教法及重點、難點做深入探討,集體備課、聽課、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同時進行“兩組織”(即組織教師外出聽課、組織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活動。課堂教學推行“目標教學法”、“快樂教學法”,做到精講多練,堅持以訓練、育人為主,開發學生的智力,處理好知識、能力與智力的關係。學校與哈密市教研室掛鉤,互通信息,邀請市裏曾參加自治區及全國說課、講課獲獎教師到校做示範教學,介紹他們的教學經驗,同時邀請市教研室的教研員到校聽課、評課,並做出A、B、C、D等級評價。另外,學校還組織全校中小學教師觀看《全國特級教師示範課》錄像,然後組織教師們分組座談、討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收獲、談體會。1997年,學校通過“兩基”評估驗收後,又重新調整了中小學教研組,還成立了教研室,加強語文、數學、英語、體音美的教學研究,協調各學科老師的教學工作。開展聽課、評課、評教研活動,組織中青年教師參加學校優質課比賽,選派教師參加地、市及自治區優質課比賽,參賽教師分別獲得不同獎項。1998年,王春生獲哈管局中小學體育優質課二等獎;1998~1999年,李青鬆分獲哈管局小學語文、數學優質課一、二等獎;1999年,張彩玲獲哈管局中學數學優質課競賽三等獎;同年,劉翠榮獲哈管局小學數學優質課競賽優秀獎;徐玉梅獲哈管局小學語文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兵團三等獎;2000年9月,李衛星獲自治區“愛樂杯”體育優質課大賽三等獎。各科老師積極輔導並選派學生參加各級組織的學科競賽,1986~2001年共90多人獲兵團、自治區及全國的各種獎,160多人獲地區、哈管局各種等級獎勵。校內組織了各種興趣小組,如“合唱隊”、“舞蹈隊”、“武術隊”、“美術組”、“小足球隊”,還組織了“鼓號隊”和“腰鼓隊”等。

教師們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深入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探索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撰寫論文,向教育刊物和報紙投稿,數篇論文獲獎。有7名教師成為兵團或地區語文、外語、物理、化學學會理事。1998年,英語教師遊萬芳被聘為自治區“九五”重點規劃科研項目——“提高新疆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改革和試驗研究”課題組成員。

1996~2001年,紅星二場學校教師教學研究成果、學生參加競賽獲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