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黑袍和尚一眼看去,隻是尋常人的體型。但卻肌膚如雪,好似玉石。
尤其令人吃驚的是,他的麵容極為模糊,好似霧裏看花、水中波月一般,讓人看不清楚。
但這一切,也隻是表象而已。因為就在李森看過去的時候,這張原本極為模糊的臉,竟然又漸漸的清晰了起來,而顯露出來的麵容,竟然跟六道老魔的長相一般無二!
一瞬間,李森瞳孔便是忍不住的微微一縮,一聲輕微之極的劍鳴聲,也從李森袖袍之中驟然響起。
隻不過,這種失態也隻是很短暫的轉瞬間而已。很快的,李森就壓下了這股衝動。
李森眯起雙眼,目中深處閃爍出了一縷淡若不見的金芒,再度朝著那名黑袍和尚打量而去。
隻見此刻,黑袍和尚原本跟六道老魔一般無二的陰鷙麵容,竟然忽的一個模糊,消失不見了。
而這名黑袍和尚的麵容,也再度變得極度模糊起來,似乎根本看不清楚真正麵容的樣子。
“這黑袍和尚,果然有古怪。”
李森見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邁開腳步,進入了大殿之中。
進入大殿之前,殿門外一片安靜,雖然能夠看到黑袍和尚在那裏談經論佛,但卻根本聽不清楚聲音。
如今李森進入了大殿門口之後,耳邊登時便響起了一陣仙樂般的平和聲音。
“如是我聞,佛域三千比丘僧尼,讚歎佛法願聞妙音,鹹聚於寶刹蓮台之側,恭敬聞法。佛自蓮台赤足跌迦而坐,手結說法聖印,慈悲開示諸法之妙,示之眾生苦厄之相。”
“不能悟得諸相皆空,無我真意,則麵臨諸多苦厄。諸苦厄集總為八,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每一苦痛,又化生諸多罪孽,冤冤相報,環複無窮。若無法解脫,則恨令智昏,生癡幻相,複又沉淪血海,遠離極樂世界……”
那黑袍和尚聲音猶如仙樂,聽來好似人世間最動聽的聲音,而他所講的佛經,亦是隱約對應了李森進門之後所看到的幻象。
李森心中清楚,不僅僅自己剛剛進門之極,從他臉上看到的乃是幻象,恐怕此刻所聽到的仙樂般聲音,亦隻是幻覺而已。
不過,李森此次前來,乃是有要事相求於圓明大師。而此刻圓明大師正滿臉恭敬的聽著此人說法,那麼此刻開口未免太煞風景。
再加上,李森因為一進門就被這個黑袍和尚給驚到了,因此莫名的對這個黑袍和尚多出了三分好奇。
這個黑袍和尚到底是什麼來曆?怎麼剛剛以自己元嬰期境界的神魂之力,都完全探查不到這個家夥的底細?
莫非,此人又是一名隱世不出的化神期修士不成?
念及於此,李森倒也不敢造次什麼,隻是在殿中尋了個位置,也開始靜靜的聽著此人講論佛法。
畢竟,李森想要進階金丹期,修那個所謂的‘慈悲力’,恐怕也也要仰仗這些佛門修士的獨門功法才行。如今正好有機會聽聽這名‘黑袍高僧’的說法,倒也正好隨緣了。
一時間,李森收斂了心神,壓下了心中的一切躁動,靜靜的坐在大殿角落的一方蒲團上,開始安靜聽法。
那個黑袍和尚卻依舊是以一種模糊的麵容,在那裏不疾不徐的緩緩說法,一副全然不知疲倦的樣子。
“佛論苦難畢,眼眉低垂,現慈悲相,眾比丘隨之悲歎。佛閉目良久,方又開口言之,諸多苦痛、喜悅,實則均由心生,若心無波動,則一切均為虛妄,波瀾不起。因之,此苦心經實乃濯心良藥,救苦妙音,諸弟子不可不知……”
……
黑袍和尚的講經,李森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但奇怪的是,李森一開始隻是抱著隨便聽一聽的態度,坐在那裏的。
但到了後來,李森卻發現這黑袍和尚所說的話語,實在是蘊含了人世間的許多至高道理,堪稱極為難得的絕佳妙論!
漸漸的,竟然使得李森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心神變得無比空明清澈,靈台幹淨通透,原本疲憊的身軀都有些飄飄然了起來。
待到黑袍和尚的話音戛然而止,結束了此次說法之後,李森心中竟然產生了強烈的不舍,似乎還遠遠沒有聽夠的樣子。
但是,在殿內眾多僧侶大禮參拜,恭送黑袍和尚的謙卑聲音響起之時,李森方才猛然醒悟過來。
旋即,李森便忍不住的冷汗津額,心中滿是後怕。
這黑袍和尚的言論固然玄妙之極,可實際上卻全都是極具排斥意味的佛門理論。
即便是李森這種道心極為堅固的修士,在聽了此黑袍和尚的一席話之後,都差點忍不住的要放棄道門,轉修佛法。那要是讓外界的那些世俗凡人聽到了這黑袍和尚的說法,豈不還要生生世世的醉倒在佛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