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31章 亂黨暴動(2 / 2)

毫無意外又是一桌子素菜,可即便是素菜,廚師還是不敢有一絲怠慢,每一道菜都做得頗為精致,很有觀賞性。

隻是一吃到嘴裏,青菜還是青菜味,蘿卜還是蘿卜味,清淡無味得緊,吃不出什麼新花樣來。

事實上,倒不是禦廚們做不出花樣,隻不過先帝倡導養生之道,而且口味偏淡,所以禦廚做的菜都比較原汁原味,偏於清淡。再加上此時正是先帝大喪期間,沒有魚肉做主菜,口味就更清淡了。

白煜吃得一言難盡。

看他吃得如此痛苦,桓徹緩緩說道:“這些天府裏的小廝倒是告訴我,一種他們家鄉的吃法,我嚐了一下也覺得不錯,皇上要不要試試?”

白煜的眸色噌的一亮,迫不及待道:“快說!”

桓徹隨即讓太監取來老醋,大醬和辣椒末子,各自取了一小勺放在一隻小碟中攪勻,自己先嚐了下味道,覺得口感合適後才遞到白煜麵前,用筷子夾了一塊豆腐蘸了些調好的醬料,遞到白煜的嘴邊:“嚐嚐。”

白煜狐疑地瞥他一眼,張嘴咬住,酸辣醬香刺激著味蕾,頓時讓他胃口大開,隨即拿起筷子,大快朵頤。

在一旁服侍的張林,無時不刻不在察言觀色,看到桓徹總有辦法讓白煜開心起來,猜測他以後前途不可限量,專門挑好聽的說道:“前幾日皇上頗有些茶不思飯不想的,今兒桓公子一進宮,皇上的胃口見好了許多。”

桓徹嘴角掛著淡淡的笑意,邊為他夾菜邊說道:“如此說來,我似乎立了件大功。”

好些天沒有吃得如此暢快淋漓,白煜一臉滿足地笑道:“你想要何賞賜,朕都盡量滿足你!”

“我不過開玩笑罷了,豈敢真的邀功。”桓徹笑道,“等我真立了大功再說吧。”

沒想到他一語成讖,白煜很快就遇到了麻煩,桓徹立功的機會也來了。

他們剛用完午膳,桓閣老便拿著一封奏折匆匆走進了乾清宮。

一看到桓閣老,白煜條件反射地坐得端正,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桓徹原本坐在他身邊,也立即起身,站到了一旁。

“老臣參見皇上!”桓閣老作揖行禮道。

“閣老平身吧,呃——”白煜虛抬一下手,沒忍住打了個飽嗝,連忙緊閉著嘴唇。

桓閣老心中頗為無奈。

此刻國家動蕩不安,江山不穩,朝中大臣寢食難安,身為一國之君的他,胃口竟還這麼好!還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白煜穩了穩氣息,故作一本正經地問道:“閣老腳步匆匆,可是有什麼急事?”

“津州急奏。”桓閣老將手中的奏折遞給白煜,言簡意賅地解釋道,“亂黨清平教紛紛起義作亂,燒殺掠奪,官員及富賈首當其衝,也殃及平民百姓,鬧得津州一帶人心惶惶,津州知府上奏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大宣王朝內閣雖有掌政權,但是軍權卻被皇帝穩穩地握在手中,朝廷若想動用軍隊,必須由皇帝親自調派。

如此一來,便能防止內閣權傾朝野,謀朝篡位。

這也是白煜能夠高枕無憂地在乾清宮中,做個脫手掌櫃的主要原因。

開國太祖的這一策略,可謂是高瞻遠矚。

“怎麼又是這個清平教?”白煜皺了下眉頭,翻開奏折粗略看了一眼,“這個清平教向來不太安分,近年來卻也沒有大肆起義,他們此次暴動的由頭是什麼?”

清平教是泰和帝,即上上任皇帝執政時期出現的一支民間起義軍。由於泰和帝昏庸無道,讓天下民不聊生,毗鄰京城的津州流民便自發組織了一支民間隊伍,打著“天下清平,四海波靜”的為國為民的旗號,頻頻發生暴動,有一次甚至已經打到了皇城腳下。

先帝登基後,力挽狂瀾,派兵鎮壓,還了天下一個太平,清平教才稍稍消停。後來他們隻在當地官府不作為時,才會偶爾鬧一鬧,不過一般是小打小鬧,沒有對朝廷和當地百姓構成威脅。

此時正處於皇權更替時期,沒想到清平教居然又發起了暴動,而且規模竟然還不太小。

桓閣老微微抬起眼皮瞥了白煜一眼,如實道來:“清平教聽到了新君即位的消息,便以新君德行有缺,濫殺無辜,不宜稱帝為由,發起了此次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