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108章 兩麵夾擊(2 / 2)

“還未回來,以防萬一,我們今晚再派人去瞧瞧。”

白煜點了點頭:“盡快找到他們的窩點,還有軍糧庫,到時把這幫孫子一鍋端了!”

願望是美好的,可現實卻困難重重。

“老臣也想把他們一鍋端了,隻是出城殺敵對於目前來說,並非是明智之舉。”桓閣老分析道,“如今京城正處於四麵楚歌的境地,隻要一個地方防守得鬆懈,就會被敵人趁虛而入。更何況朝廷的軍隊人數本就少於清平教,若是派兵出城殺敵,定然會導致京城防守不嚴,到時後果更不堪設想。”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白煜顯得更加煩躁,不過他也明白,桓閣老身經百戰,大宣上下論沙場經驗,他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所以,無論再急躁他也會聽桓閣老的指揮。

“老臣倒有一計。”桓閣老遲疑地開口道,“不過可能有點風險。”

“閣老但說無妨。”

“如今固丹已經成為大宣的友邦,呼延律半年前又繼承了可汗之位,公主一直備受寵愛,上個月又為呼延律生了個小王子,當下兩國關係穩定,若是請呼延律派兵支援朝廷,從後方圍攻清平教,到時我們同時派兵出城抗敵,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的兩麵夾擊,應該就可以破了當前這個僵局。”

請求小國幫忙,著實讓白煜有些拉不下麵子。

不過,大敵當前,國家為重,他隻能暫且擱下自己的麵子,點頭道:“此招甚妙。”

頓了頓,桓閣老話音一轉,提醒道:“可老臣也擔心,固丹會再次出爾反爾,攻打了清平教之後,轉而進攻京城。”

白煜沉吟片刻:“這也因人而異吧,以往的固丹王朕不了解,但依朕對呼延律的了解,以及他對怡寧的感情,他應該不會做出這種讓兩國關係破裂之事。”

“但願如此,不過人心難測,不能不防。”桓閣老說道,“如今西南之戰也處於僵持狀態,寧王縮在西南境內,不敢渡江,倒也給我們片刻喘息時間。這樣,老臣派人從那邊把一部分士兵悄然召回京城,先在城外駐紮待命,等固丹大軍一到,就從四麵包圍清平教。隻要我們的兵力足夠強,固丹幫我們打贏了仗,也不敢輕舉妄動。”

白煜點了點頭:“就這麼辦吧。”

桓閣老當天便寫好了密函,悄然安排士兵連夜出城,趕赴北疆。

這一來一回,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白煜每天在乾清宮走來走去,等得煎熬又焦急,一方麵擔心西南的戰事,不知桓徹可還安好,一方麵又擔心固丹不肯出兵支援。更嚴峻的是,京城中的儲備糧已經快吃完了。

所幸,沒過幾日,便傳來了好消息。

桓閣老從南方調回來的那支軍隊已經到達城外秘密紮營,固丹軍隊很快也趕到了。

桓閣老在密函中已經寫明了詳細的戰術,固丹軍隊到達京城郊外後,不用進城會合協商,來了就直接開打。

從南方調回來那隻軍隊也分成四撥,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與固丹軍隊相互配合,從外圍進攻。

這著實給清平教打了個措手不及,在他們分出兵力抵抗外圍攻擊時,四方城門大開,守在城中的士兵呼嘯而出,主動出擊,給他們來了個兩麵夾擊。

這個局勢,與桓閣老所預判的,相差無幾。

強攻之下,清平教頻頻敗退,軍心也逐漸渙散,很快潰不成軍。

不到十日,就被朝廷和固丹的軍隊合力消滅殆盡。

打完仗後,呼延律很自覺地把軍隊安紮在城外。

白煜則親自出城迎接,笑道:“沒想到律可汗親自領兵助陣,朕實在感激不盡。”

“皇上莫要客氣,你們漢人不是有句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呼延律爽朗地笑道,漢語比以前說得流暢標準多了,怡寧公主功不可沒啊!

倆人寒暄了片刻,白煜便請他進宮,設宴款待。

與此同時,也派人送食物到城外,大酒大肉地款待固丹大軍,盡量把他們灌醉,以防萬一。

翌日,呼延律便帶領著固丹大軍班師回國。

白煜和桓閣老這才鬆了口氣。

朝廷的困局破了,對於寧王來說,真真是一記沉重的打擊。

為了再挫一挫敵軍的銳氣及士氣,桓閣老還故意派人放話出去:固丹大軍協助朝廷在短短數日殲滅了清平教,轉而南下攻打朝廷叛軍。

緊接著,讓原本偷偷返回京城的軍隊,全都換成了固丹人的服裝,光明正大浩浩蕩蕩地舉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