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未來中國強勢的步伐將更加堅實(3)(2 / 3)

因此,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係中的話語權的提升不僅取決於發達國家和自身經濟實力的消長,更要看他們的實力成長能否改變世界經濟力量的對比,能否打破既有世界經濟規則。否則,隻能說明他們的實力成長仍處於量變階段,質變的要件暫時不具備。隻有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實力成長足以改變世界經濟力量的對比時,重建有利於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國際金融秩序才有現實可能性。

2009,中國轉型關鍵之年

這次金融危機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首先,危機到底會持續多長時間?其次,這個危機過去以後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到底應該要做好哪些準備?

格林斯潘說這次的金融危機可能是一次百年未遇的危機,這意味著它可能比1929年的大衰退情況還嚴重,涉及的範圍還廣,也的確如此,金融危機有愈演愈烈的過程。這個危機為什麼會產生?現在已經有很多的討論,很多人說這是金融衍生產品的問題,因為有太多的金融衍生產品。有人說這是因為格林斯潘貨幣政策的問題,因為貨幣流動造成了房地產的泡沫,後來又造成了刺激債,又造成了整個金融危機,造成了那些衍生產品的問題,等等。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國際貨幣體係的問題,美元在國際貨幣裏頭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美國人的超前消費、借錢消費,一種不可持續的生活、生產模式,這些都是問題。

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在一次大的危機過程中都會產生一係列變化。回顧一下1929年的危機,大衰退時期羅斯福總統為了解救這個衰退,1933年的3月份他上台開始拋出了一係列的經濟改革文件,美國國會在短短的三個月裏頭批準了70幾個法律,這就是著名的羅斯福的“百日新政”,應該說我們現在所學習、工作的金融體係,包括我們的證監會,包括存款保險製度,包括銀行的分業經營、混業經營等等這一係列的規則,都是1929年大危機以後,19年以後建立起來的。

也就是說在一次大的危機過程中,為了走出這個危機,為了解決這個危機,和為了使這樣的危機不會再重演,它一定會涉及到一係列大的規則的變化,而中國正在麵臨著這種變化的前夜。

規則的變化是所有變化最核心的變化,在北京奧運會裏頭我們看到了很多運動員能夠奪金,特別是在鳥巢,牙買加運動員在短、中、長跑中取得了輝煌成績,但是他們之所以取得這個成績,這是跟奧運會的規則有關,假如奧運會改了一個規則,這個規則是誰跑的慢誰拿金牌,那麼這些牙買加的運動員們可能一塊金牌也拿不著。

所以規則的改變是所有改變中最根本的改變。

未來的世界規則會怎樣改變,中國怎麼樣抓住機遇?就讓我們來看看目前的國際經濟,或者國際金融體係的弊病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次金融危機。

國際金融體係弊病可以列出很多很多,但是有一條,就是資金到處流動和監管不力是造成這次危機很大的問題,包括最近的前納斯達克主席做的一個“套”,都跟監管規則有關。而這個監管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在於,現在資金在全球流動,但是監管都是以國為界,包括現在美國出了問題,我們很多的投資者投了以後,賠了錢,現在各國的監管機構對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現在的資本在全球範圍內流動,而監管卻是以國為單位的,各國還在互相的競爭,使金融監管越來越鬆,以金融自由為借口使監管越來越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