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當國際鐵礦砂價格走向的各項消息不斷傳出,澳大利亞的兩大礦業巨頭正與日本鋼鐵公司就新約價格進行談判。然從此時的中國大陸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鐵礦消費國的地位來看,澳方於是直接宣稱:“最終敲定的供貨價格將由中國大陸來決定,不再是日本方麵說了算。”
2008年8月9日,美國主要報紙對北京奧運會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開幕式展示了中國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芝加哥論壇報》在題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設立了高標準》的報道中說:“任何觀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人都不得不考慮:今後該怎麼辦?”報道援引2016年奧運會申辦城市芝加哥市市長戴利的話說:“中國人發出了聲明,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世紀,他們將繼續前進。”
2008年10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的致詞中說:“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們要在相互理解和協調的基礎上采取更多行動,通過對話達成遠見卓識,通過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來迎接全球挑戰。中國應該在新的國際金融體係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2009年金融危機,美元越來越不景氣,而人民幣卻巋然不動且不斷升值。強大的中國經濟及厚實的工業基礎,使得人民幣越來越挺!世界不得不傾聽中國,傾聽中國的金融走向、產業轉型和經濟布局!同時,中國的外交及軍事也展出了強硬姿態,實力越來越強大中國正以經濟強國姿態亮相世界。
中國坐擁2萬億美元外彙儲備,全球都認為中國可解決目前很多問題,例如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基礎,或者帶動長期依賴美國市場的亞洲經濟增長。當其他主要經濟體今年經濟收縮之際,有些經濟學家預期中國可能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在英國倫敦舉行的20集團(G20)峰會,中國積極地發揮了強國影響力,外媒分析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愈來愈強大,中國將有信心在國際舞台上擔當更重要角色。
2009年4月5日,西班牙《國家報》刊登了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牛津大學教授蒂莫西加頓阿什的一篇文章,題為《巨龍的覺醒》,摘要如下: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催化下,也許2009年4月2日將因為中國以21世紀強國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麵前而被載入史冊。就在幾個月前,西方國家還在討論是否應該邀請中國加入七國集團俱樂部,現在全世界都已經接受了二十國集團是世界政治新的主要角色,而中國則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今天的問題是:中國將成為何種類型的世界強國?
直到不久前,中國的政治還在向人展示其溫和的一麵,它所尋求的是“和諧的世界”。那時的中國僅在一些與其自身經濟發展和國家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上提高聲調。現在,它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逐漸地正在超越這種模式。因為這場危機,世界對中國的要求越來越多,而同時中國也開始更多地要求世界。
最為突出的例證就是中國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最近一篇署名文章中建議創建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的新國際儲備貨幣,換句話說,就是用新的儲備貨幣替代美元。此外,他所提出的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使用範圍的想法被由約瑟夫施蒂格利茨領導的聯合國的經濟專家小組多次討論。4月1日,英國首相布朗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倫敦會晤時談到了給予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部更多投票權以換取中國更多資金貢獻的問題。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建議。
去年,中國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如果中國有一天建造出自己的航空母艦,世界一定不要大驚小怪。北京和華盛頓就中國軍費開支問題的衝突已經公開化。此外,中國人還熱心於在二十國集團內部組成一個兩國集團的想法。構成這個兩國集團的中國和美國對於世界而言就如同法國和德國組成的核心對於歐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