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餓殍遍野(2 / 2)

郭元銘看著慈祥的老人家,便想起爺爺,起身行禮道:“爺爺,我姓郭名元銘,您叫我元銘就行。”

老人家見郭元銘懂禮,道:“你也不用叫我爺爺,我年紀也沒那麼大,隻是這日子苦了點,人也容易老了,你就叫我周伯父吧。”說完,又指了指已經坐到船裏側的女孩道:“這是小女,年齡比你還小。芷若,來,給這位哥哥打個招呼。”

女孩脆生生地道:“元銘哥哥好,我叫周芷若。”

從未和女孩打過交道的郭元銘,看著麵前如芙蓉般的鄰家妹妹,有些不好意思地紅著臉道:“你好,謝謝你。”

周芷若見紅著臉的郭元銘,覺得很可愛,道:“謝我幹嘛,又不是我讓你上船。”

“呃……”從未遇見過這種情況的郭元銘,隻能尷尬地撓撓頭,也不知道怎麼接話。

周芷若見他的樣子,‘咯咯’的直笑,模樣也十分可愛。

周伯父見愛女如此開心,布滿皺紋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晚上吃飯的時候,許久未見葷的郭元銘,吃到了以前隻有除夕之夜才能吃到的魚肉。

周芷若見郭元銘不好意思,便夾了片魚肉給他,道:“元銘哥哥,多吃點。”

郭元銘沒急著吃,也夾了片魚肉給周芷若,道:“芷若妹妹,也多吃點。”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郭元銘也不像之前那樣拘謹了。

看著你一句,我一句的兩個孩子,周伯父欣慰地笑了笑,道:“元銘,你要到湖北那邊去幹嘛?”

郭元銘放下筷子,道:“爺爺過世前要我到武當山去拜師學藝。”

周伯父道:“要拜到武當派門下並不容易,伯父平時也會遇見一些想拜到武當派的人,可惜要不了多久,許多人都會回來,並未如願拜到武當派。”

“總要去試試嘛。”郭元銘沒有告訴周伯父,爺爺與武當派的淵源。

第二天一早,郭元銘就坐著郭伯父的船渡江,來到了老河口,下了船,周伯父道:“元銘,你到前麵鎮上打聽下,就知道怎麼去武當山了,過幾日就可以到武當了,你一路保重。”

郭元銘向周伯父抱拳道:“嗯,我省的,周伯父,芷若妹妹,保重。”

周芷若一臉不舍地看著郭元銘,道:“元銘哥哥以後會來看芷若嗎?”

郭元銘也很不舍周芷若,看著周芷若的俏臉道:“會的,等我安定下來就來看你。”

郭元銘向周家父女揮揮手,再次道:“伯父,芷若保重。”

幾日後的下午,風塵仆仆的郭元銘看著眼前高聳的武當山,輕輕地舒了口氣。

武當派由張三豐所創,是道教武林聖地,近年來有與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齊名的趨勢,故江湖上流傳著“北宗少林,南崇武當”的說法。

武當派弟子,以俠義名滿天下,同門之間極重情義。幾年前,江湖上盛極一時的武當七俠皆以俠義聞名於世。卻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因屠龍刀的出現而引發了一係列的血案,武當七俠中的俞三俠俞岱岩被人以金剛指力捏斷了手足筋骨,而張五俠張翠山也在王盤山‘揚刀立威大會’之後,隨屠龍刀以及金毛獅王謝遜一起失蹤,至今仍了無音訊。當年的武當七俠變成了現在的“武當五俠”。

郭元銘剛來到武當派的解劍石前,就有個身穿青色道袍的高個青年攔住了他,道:“這位施主,因何事來訪?可有拜帖?”

郭元銘看著麵前儀表堂堂的高個青年道:“這位師兄,在下是來拜師學藝的,並無拜帖。”

高個青年摸摸下巴,看了看郭元銘道:“可有舉薦信?”

“沒有,”郭元銘搖了搖頭,接著又問道:“師兄,沒有舉薦信就不能拜入武當了嗎?”

高個青年道:“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你若沒有舉薦信的話,就得等到來年的春天,參加門派考核,合格了的話才能拜到武當門下。”

郭元銘一聽要等到來年春天才能拜師,就急了,心想:“身上的銀兩在昨天已經用完了,那要如何才能等到明年春天。我身上又沒有舉薦信,這該如何是好?爺爺要我到武當山,拜師學藝。”想到這裏,郭元銘趕緊摸了摸懷中的藥瓶,暗忖:“也不知道這藥瓶可不可以當舉薦信使?”

郭元銘從懷中取藥瓶,遞給高個青年道:“師兄,你看這個可以當舉薦信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