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藝輕騎“愛之聲” 風風火火走基層(3 / 3)

2008年5月14日上午,秋鳴把義演募捐的想法告訴北京婦聯的李央芬大姐,大姐當即表示全力支持。第二天,獲準演出的批複就到手了。三天後,秋鳴就在她家所在的小區——北京奧運村綠色家園的中央公園舉辦了第一場“愛之聲”賑災義演。

義演活動沒有做任何宣傳。然而,精彩的節目還是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居民。兩三歲的孩子拿出自己的壓歲錢,被父母抱著,把小手伸向募捐箱;90歲的老人坐著輪椅,堅持讓兒女把他推到現場……一場下來,捐款箱裏的錢已經有三萬多元。

那時,秋鳴每天義演結束後還要趕忙回到家裏照顧一個人待在家、尚不滿周歲的兒子新博。“那會兒新博他爸工作忙,我有演出沒法照顧他,孩子已經會爬會翻身了,放哪兒都怕他摔了,我就想到了把洗衣機的插頭拔了,把孩子放那裏,他爬不出來,能安全些。”秋鳴說,兒子上幼兒園後,園裏的老師都知道小新博有個“狠心的媽媽”。

此後,劉思峰、宋伶俐、南衛東、劉金泉、溫凱、巍威等眾多卓有成就的藝術家走進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們各個生懷絕技,每次站在義演的舞台上,都是最閃亮的。

2012年1月5日,對於秋鳴和藝術團的團員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北京市民政局為長期義演的他們正式特批成立了“愛之聲”特色藝術團,秋鳴被推選為團長。曾任鄧穎超秘書的趙煒老師,還有趙茂峰、卜慶君、耿蓮鳳、黃碩忠、秦喻浩等一批知名人士成為藝術團的名譽顧問,通過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謝廷智等熱心人士的幫助,愛之聲藝術團終於得以有組織地正式義務送文化、送藝術、送歡樂到部隊、社區、學校、村莊。

2012年6月6日上午10時許,陝西延安黃龍縣柏峪鄉文化廣場。全鄉總共一萬多人就有兩三千父老鄉親一大早就興高采烈地來到這裏,等候著“品嚐”北京“愛之聲”藝術團送來的一份特殊的“文化大餐”。

“我們所到之處,每一個節目獲得的掌聲都讓我們無法謝幕。”談到這次柏峪之行,秦洪峰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大概是在6年前,他主持的《讓人間充滿愛》的慈善節目,在聽取觀眾反饋聲時,得到一名叫楊誌山的北京老知青傳回的信息,稱其就是因為看到秦老師這個節目,才聯絡到當年插隊延安的老知青們,還說正是因為有了秦老師的幫助,才使他們相約回到了第二故鄉——延安的各個縣、鄉,為那裏的發展出把力;並再三邀請秦老師此次一道去延安黃龍縣柏峪鄉,看看他們搞的一處叫“黃土高原九寨”的旅遊點。當秦洪峰同秋鳴一起合計此事時,秋鳴當即拍板。

愛之聲藝術團與北京知青同往,無須報酬,進行義務演出,為延安老區人民獻上一份愛心,並邀北京電台資深記者蘇京平及多位企業界人士組成縣域經濟文化考察團赴黃龍縣柏峪鄉。為此,藝術團的名譽團長伍小魯和顧問伍政先生專程從四川趕來。他們中不乏“80後”的年輕人,從來沒有到過山區農村演出,也從來沒有過乘坐十七八個小時火車的旅行經曆,可是他們都無怨無悔,一到目的地就精神抖擻,風風火火地投入到為基層群眾演出之中。柏峪鄉父老鄉親深受感動,柏峪鄉黨委政府為他們頒發了“榮譽市民”的聘書。

“這是咱黃龍縣柏峪鄉有史以來見到的最高檔次、最為精彩的演出。”不少父老鄉親對此感歎不已。為此團裏還寫了一首詩:

文藝輕騎“愛之聲”,

風風火火走基層;

聚首柏峪獻才智,

牢牢貼近平民心。

在幕後關心和支持愛之聲藝術團的全國青聯文化藝術界別副秘書長胡楊表示:“我發現,最需要藝術和文化的群體在基層,那裏的觀眾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是發自內心最淳樸的掌聲,也讓愛之聲藝術團的演員們體會到了在城市劇院裏演出從未有過的震撼。在未來的日子裏,愛之聲的義演會持續做下去,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青聯委員出現在愛心接力的舞台上”。

責任編輯 張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