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中國“入世”的利弊分析(1)(1 / 2)

中國“入世”的利弊得失,眾說紛紜。有人說加入WTO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壓力,甚至意味著將部分地放棄國家經濟主權,使民族產業麵臨跨國公司的直接威脅。不可否認,由於我國大多數企業在技術、設備和管理上的差距,創新能力、市場意識、服務水平較低,在加入WTO後,由於關稅降低,非關稅壁壘逐步取消,對尚處在幼稚期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將產生一定的衝擊,勢必使這類企業處於不利的地位。同時,加入WTO後資本雄厚、管理先進的外國企業將介入中國金融、商業和其他服務業,也將加劇服務業的競爭。換言之,加入WTO勢必引發技術、質量、管理、服務、價格諸方麵對中國企業的衝擊。

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閉關鎖國是沒有出路的。在世紀之交、千年更替之際,WTO從根本上講有利於中國的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有利於中國進一步按國際規則辦事,也有利於中國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經貿環境。加入WTO可以使我國分享國際分工帶來的利益,可以增加外資的引進和國內就業,並迫使我們對經濟結構進行大調整;一也使得我們的企業為了生存,加快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縮短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因此,加入WTO,我們將麵臨挑戰,但更意味著巨大的機遇,有利有弊,但利大於弊。

一、加入WTO給中國帶來的主要利益

l.有利於我國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融入這個主流就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技術同步發展。加入WTO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發展我國經濟。首先,有利於我國進入國際貿易體係,通過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尋求有利的國際分配,充分利用全球化所提供的依存性發展格局。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這些紐帶,獲取外部資源,融入國際市場,積累和提高自身的比較優勢。其次,有利於推動我國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和更高形式下參與國際分工,分享經濟全球化所創造的效率收益。再次,為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引人外部動力。加入跨國公司內部分工網是加入全球分工網的捷徑,這種加入不僅通過內部化的國際市場帶動中國的出口,而且比主要通過商品進出口參與國際分工更具有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入跨國公司內部分工體係,將有利於通過內部化的技術轉移使我國的產業結構更符合國際發展趨勢和需求,使我國的企業結構得到逐步提升和優化。

2.有利於維護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經濟權益

世界貿易組織是“經濟上的聯合國”。目前中國在這一組織中以觀察員身份參加,隻有表態權,沒有表決權。在成為WTO的成員國之後,中國將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這將有利於維護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地位和合法權益,並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維護第三世界國家利益等方麵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我們還能利用WTO的講台,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貿易和技術交流;還將得到世貿組織彙集的世界各國經濟貿易的信息資料,有利於我國製定正確的外貿政策和策略。

加入WTO,還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國與其他成員的貿易糾紛。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擴大,各種貿易糾紛也會逐漸增多。在雙邊貿易中,發達國家往往利用國內的、單邊主義的、甚至過時的法律條款對中國實行歧視性待遇。這種歧視性待遇,使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成本低廉的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影響了這些產品的出口。加入WTO後,就可以通過WTO特設的解決貿易爭端的機構和程序,比較公開地解決貿易爭端,維護中國的貿易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