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技術和人才全球化的流動趨勢會加劇
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技術和人才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對外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方麵有很大進展,我們打破了封閉的局麵,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被引進和吸收,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國內的高新技術也逐步走向世界,有些先進技術給許多國家帶來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人才資源的使用上,我國實際上也參與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我們國家的各個領域都從國外引進和聘用了許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教學人才和文化藝術人才,對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與科學文化事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打開國門之後,我國的國內高技術、高素質人才也走出國門,到海外各地創業和發展。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有不少的中國高級科技人才在關鍵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入世”後,我國的開放度將進一步提高,人才流動的環境將進一步優化,這就必然會出現國外人才向中國的流人,我國產業的各個領域會有更多國外技術人才來參與,我們國家會出現一個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人才的新局麵。同樣,國內的人才外流趨勢也會進一步增大,我國的人才在國外的創業領域會更加寬廣。
5.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都已名列世界前十位,我國已經加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開發銀行組織及其他各種經濟組織,我們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參與率越來越高。然而,由於我們在世貿組織之外,因此,世貿組織在決定重大事項時,我國隻能以觀察員的身份出現,而且在國際貿易領域,我們還經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就解決了中國在世貿組織中的“空位”問題,從而我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會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在製定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和處理貿易爭端上會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在國際貿易領域,我們也會獲得公平、公正的待遇。中國參加WTO,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對世界貿易的發展會起更大的推動作用,有利於加速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三、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基本方略
經濟全球化不是世界哪一個組織發動的,而是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對全球化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承認全球化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種發展趨勢。一方麵要認識到,全球化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會產生合作和互補的動力,要積極參與全球化,另一方麵也要看到,全球化趨勢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利益的情況下,還會產生巨大的衝擊。總體上看,全球化趨勢對發達國家帶來的利潤高於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受到的損害大於發達國家。我們根據全球化對我們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帶來的利益,要認真研究中國融入全球化的發展戰略。
1.調整政策法規,適應全球化
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戰,當務之急是要調整我們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法規,使我們的政策法規盡量同國際接軌。首先,要按照世貿組織的各種規則和決議,清理我們的對外貿易法規,按照世貿組織對成員國的要求和對發展中國家的例外規定,修訂我們的各種規章製度;其次,我們要認真調整和清理對國內工業、農業及其他產業的扶持政策,既要利用國際經濟組織允許的條款.大力扶持優勢工業和農業的生產經營,又要防止觸犯世貿組織關於傾銷、補貼的法規。此外,我們要對我國的政策法規的實施程序進行較大改革和調整,增加透明度和公開性,使政策法規能為國內外客商所及時掌握。還要在整個經濟運行過程中重視對國外資本、國外客商落實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