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地區發展戰略(5)(2 / 2)

2.與國際接軌,參與全球化競爭

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恰逢世界經濟全球化,特別是還麵臨著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因此,西部大開發的方式不能不受國際經濟主潮流的影響,其實施過程是加快西部經濟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充分重視對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利用。從投資方式上看,西部大開發的重大項目和一些地區的主要項目都應當向國外大公司敞開大門,吸收大量國際資本。從西部大開發一些項目,特別是國際機場的建設、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型管道的建設、現代通信的建設標準、質量看,要向國際先進的水平看齊,這就需要較多地引進國外的設備、技術和人才,尤其是科學教育領域,要同國際上最先進的科研機構和第一流的高等院校建立密切聯係。這次西部大開發既要縮小西部與東部的差距,又要縮小中國與世界的差距。西部大開發與國際接軌,與世界水準看齊,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我們的經濟運行機製要同國際接軌。我們在對外貿易領域要遵循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和市場準人的原則;在投資領域要遵循國際投資協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在我國“入世”後,我們的一些經濟政策和規章製度也要接受國際經濟組織的審議,要求我們的一些經濟政策和規章製度要同國際公認的體製接軌。

3.依托大城市,協調點線麵

這次西部大開發要把依托城市作為實施開發的重要方式。西部的城市化和城鎮化規模都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就更需要在西部大開發中把城市經濟的發展作為重點,依托西部現有的七個特大城市,兩個大城市,三十五個中等城市和七十七個小城市,將許多產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適當集中起來,並以這些城市為依托向周圍進行輻射和擴散。國家布建國際機場和支線機場,要首先布放在中心城市,然後向中小城市和其他地區輻射。鐵路的電氣化改造和新路的開辟都要考慮到連接中心城市,有利於形成城市集群和經濟發展帶。

依托城市進行大開發,還要重視形成新城市和城鎮群,特別是在資源開發的重點地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熱點地區,要重視人口的集聚和產業的集中,使一些地區逐步形成小城鎮和小城市。通過大大小小的城市生產力集聚點和輻射點,而後向廣大農村擴散,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西部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

要重視已經形成的以路和以水為標誌的經濟帶,要考慮到資源富集地區的開發,這些地區雖然沒有大城市,甚至小城鎮也沒有,但是它對整個西部的開發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仍然是開發的重點。這次開發要在資源富集地區布建相關產業,形成一些小城鎮和新興城市。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也還要兼顧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的發展,要完全實現國家扶貧攻堅戰略任務。

4.智力的開發同物質資源的開發並重

這次西部大開發不僅要進行物質財富的開發,更重要的是要進行“人礦”的開發,開發智力資源。西部人才資源和智力資源的開發應當是全方位、深層次的。一是要穩定和用好現有人才,抑製“孔雀東南飛”現象。西部地區要大力發展和開辟高科技產業,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要對傳統企業進行全麵的技術改造,通過這些渠道為科技人員和知識分子大顯身手找到合適的崗位,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時,要從分配製度上進行改革,提高科技人員和各類有貢獻人才的物質待遇,縮小知識分子東西待遇差距。此外,要加強人才信息服務和人才交流,使高科技人才容易找到就業崗位,通過這些辦法穩定和利用西部的現有人才。二是築巢引鳳,吸引國內外人才。西部許多領域高科技人才N乏,必須敞開大門,製定有效的措施,創造良好的招賢納才環境吸收國內外各類人才。尤其要在企業管理、社會管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資源深度加工、教育事業發展等領域較大幅度地引進人才,特別是要在西部的科研領域引進新興科學和新興技術人才。

智力開發和人才資源開發的基本途徑是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西部在生物工程、材料工程、醫藥工程等新興技術領域需要縱深開發,還要從人口素質的現狀出發,大力開展在職培訓,不斷提高各行各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對職工要進行全麵的崗位培訓和職業技術再教育,使其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總之,在西部開發中要把人的開發、智力的開發、科技資源的開發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它作為物質財富開發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