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文化產業集群與文化小商品專業市場發展(4)(2 / 3)

與此同時,為提升文化內涵,壯大文化產業,充分發揮義烏小商品流通生產集聚的優勢,自2006年起由文化部產業司、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社會管理局、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物發行管理司、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浙江省廣播電視局、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等聯合主辦,商務部服務貿易司支持,中共義烏市委、義烏市人民政府承辦。浙江省發改委、經貿委、外經貿廳、教育廳、旅遊局、體育局、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廣電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浙江省分會參與協辦每年一次的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國際性文化展會,確立了國內文體行業唯一的外貿主導型展會的優勢,確定了義烏成為浙江乃至中國和全球的文化小商品生產、交易中心的龍頭地位,也進一步促進了義烏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如何進一步提升義烏“文博會”水平,使義烏真正成為國際知名文化小商品會展城市?義烏和其他會展城市一樣,都麵臨著會展規範、擴大合作、隊伍建設、錯位競爭等發展中的問題。義烏會展業的發展,無論是硬件建設、展覽數量,還是展覽規模、品牌建設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就硬件而言,梅湖會展中心室內展覽僅能容納近1500個展位,每年文博會的部分展位需安置在簡易場館中,這就難以為客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展會服務水平與國際性展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賓館接待以及交通服務都存在著壓力,特別是外語服務能力急需提高,客商洽談配套設施以及網絡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伴隨著文化產業在全國的大發展、大繁榮,各地舉辦各種形式、各種內容和各種層次的文化產業博覽會、展覽會的熱情空前高漲,為了規範文博會發展,避免展會資源的浪費,2006年1月16日,文化部辦公廳下發了《文化部辦公廳關於舉辦文化產業展會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文化部今後隻重點扶持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東北(沈陽)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中部(武漢)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幾個博覽會,但南京、昆明、陝西、重慶等省市都在醞釀國際化文博會的計劃。因此義烏“文博會”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據統計,除了每年一次的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外,目前各地舉辦的國家級的文化產業博覽會就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深圳文博會”);由文化部文化產業司、遼寧省文化廳、吉林省文化廳、黑龍江省文化廳、沈陽市政府主辦,沈陽市委宣傳部、沈陽市文化局、沈陽市新聞出版局承辦的中國東北(沈陽)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東北文博會”);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的鼎力支持,雲南、四川、重慶等十一個西部省區市聯合舉辦的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西部文博會”);以及由國家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武漢市等三部六省一市共同主辦的中國中部(武漢)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中部文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