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快兩個時辰了,盧大人怎麼還沒有出來?”難民們已經等得心焦了,議論紛紛,都對以後的路充滿了擔憂,
“是啊,是啊。”
“快看,城門又開了。”
盧喜一聽城門開了,連忙站起身來迎上前去,卻覺得似乎是一陣風從身邊刮過——竟然有人比他還快,仔細看去,正是汪秀寧!盧喜暗暗咋舌,剛才她還像老僧入定一般盤坐在自己後麵,這一眨眼的功夫她竟然甩開自己十多米了。
從城門中走出數十人,但是她還是第一眼就發現了夾雜在人群中的盧子秋,雖然僅僅隻有兩個時辰的分別,但是她感覺好像過去了數年一般。
盧子秋身上原本的髒兮兮的衣服已經脫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嶄新的官袍。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汪秀寧喃喃自語,身體有一種緊張後的酥軟,兩行珠淚欣喜落下。此刻,義軍大頭領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沉浸在愛意之中的小女人。
“吳大哥,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將瑤州衛所建立起來,兵員可以從跟隨我們的難民中挑選,付給軍餉,有多少算多少。練兵是你的特長,我插不上手,要盡快將他們訓練成可以上戰場的合格的士兵。對了,黃興霸是個好手,要使用好他。”做了瑤州府的大堂盧子秋才知道雖然名義上是府,但是其實就是一個小縣,再加上前任知府被亂民所殺,官府中的其他人全跑光了,盧子秋是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現在許多事情紛至遝來,盧子秋忙的不可開交,但他也明白自己沒有諸葛亮的才,也不會像諸葛亮那般傻,事必親躬。前世的經驗告訴他,上位者要愛自己的部屬才能得到擁戴,而最大的愛莫過與尊重,最大的尊重莫過於信任,最大的信任莫過於授權。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隻有充分的授權才能讓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己所用。讓吳惟忠練兵他是放心的,這個人會帶兵,耿直卻沒有野心。
當萬曆皇帝問起盧子秋抗倭的計劃的時候,盧子秋說要打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本是信口敷衍的,卻沒有想到萬曆卻信以為真,盧子秋自然不可能真的發動起所有的老百姓拿起鋤頭去抗倭,先不說效果如何,人家聽不聽你的還是一回事。
盧子秋早已看出抗倭屢屢失利的症結所在:倭寇人數少且分散,戰鬥力及機動性都極強,對付小股倭寇,人數少了打不過,人數多了又容易讓倭寇得到風聲好整以暇的開溜,所以隻要解決三個問題倭患不在話下。這三個問題就是第一情報,第一時間知道倭寇的動向,並加以剿滅,這個問題又了萬寶齋之後便簡單多了;第二就是機動性,機動性強才能讓倭寇逃不掉,當然打不過的時候自己也能逃掉。如果要提高機動性,那麼人數一定不能多,這就是第三個問題——戰鬥力!無論是單兵作戰還是相互配合,自己的部隊一定要比倭寇強,這樣才能戰而勝之。把這三個條件綜合起來,一個想法已經在盧子秋的腦海裏成形了,這就是特種兵!要把自己的部隊打造成特種兵,再配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小鬼子,你就等著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