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聚類分新的遼寧港口群協調發展研究(1 / 2)

基於聚類分新的遼寧港口群協調發展研究

港口

作者:王丹 陳豔豔 張浩

[摘要]對遼寧港口群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基於聚類分析的遼寧港口群層次劃分方法,根據聚類分析的結果及各港口目前發展的特點,將遼寧沿海港口群分為三個層次,並據此提出協調發展對策:明確港口層次劃分、明確港口功能劃分、建立協調合作機製等。

[關鍵詞]遼寧省;港口群;聚類分析

遼寧省作為我國東三省及蒙東地區唯一擁有出海口的省份,其沿海港口的發展水平不僅僅關係到港口所在城市的發展,更影響到整個東北和蒙東地區經濟的發展。遼寧沿海的6個港口各有特點,如何發揮每個港口的優勢,以促進整個港口群的協調發展,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發展現狀及問題

遼寧省共有6個主要沿海港口,分別為大連港(下轄莊河港和旅順港)、營口港、丹東港、錦州港、葫蘆島港和盤錦港。目前,港口間尚未形成一種穩定的協調發展機製,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麵。

1.1 沿海港口發展不平衡,布局有待完善

發展不平衡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港口基礎設施;二是港口吞吐量。在港口基礎設施方麵,截至2011年底,大連港有泊位223個,營口港76個,丹東港40個,錦州港21個,而葫蘆島港僅有6個,盤錦港也僅有4個;在港口吞吐量方麵,2011年,大連港的吞吐量為33691萬t,營口港為26 085萬t,丹東港為7636萬t,錦州港為7582萬t,葫蘆島港為2736萬t,盤錦港為614萬t。由此可見,不論在港口設施方麵,還是在港口吞吐量方麵,港口間有著十分明顯的差距,其中:大連港和營口港規模較大;丹東港和錦州港居中;葫蘆島港和盤錦港規模較小。

這種極度不均衡的布局導致遼寧沿海港口彼此間無法形成雙贏互補的格局,難以建立業務合作關係,不利於整個港口群的持續協調發展。從長遠看,此種現狀將難以提高港口群綜合競爭力,從而導致遼寧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失衡。

1.2 港口間功能定位不明確。無序競爭嚴重

由於缺乏統籌規劃,遼寧沿海港口重複建設、無序競爭的現象十分嚴重。港口間功能重複明顯,各港口主營業務均以集裝箱、原油和散雜貨等為主。貨種方麵的雷同一方麵使得港口間存在重複規劃、重複投資、重複建設等問題;另一方麵無可避免地造成港口問爭奪貨源、競相壓價等不合理競爭現象。因此,明確功能定位,避免港口間惡意競爭、重複建設,是遼寧沿海港口群亟待解決的問題。

2 基於聚類分析方法的遼寧港口群層次劃分

港口群的協調旨在發揮每個港口的優勢,采用差異化的發展模式,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幹支相接、功能協調的港口群。因此,本文基於聚類分析法,對遼寧省沿海港口進行層次劃分,明確各港口所屬類型,以及在港口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聚類指標的選取

影響區域性港口群層次布局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自然條件,即港口的地理位置、岸線條件、航道條件等。港口自然條件是決定港口規模和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港口所處位置的經濟腹地發達與否直接影響港口貨物吞吐量和港口規模,港口是否靠近國際航線則更影響港口的功能;岸線和航道條件決定港區大小、深水泊位數量和進出港船舶大小,也是影響港口功能定位的重要因素。

(2)港口條件,即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喬吐量、泊位數等。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的大小能夠反映港口貨源的多少,對於港口建設規模具有重要的影響;泊位數則直接影響同時靠泊的船舶數量,決定著港口的通過能力。

(3)腹地條件,即腹地的範圍、集疏運條件、自然資源情況、GDP等。自然資源情況能夠影響港口貨源的充足情況,而貨物種類決定港口所開展的主要業務類型,GDP則反映腹地的經濟實力,因此,腹地條件對港口的吞吐量和業務發展方向具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