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推薦序一:下一場金融危機會在東亞嗎(1 / 1)

在過去的幾年裏,“貨幣戰爭”這個概念很流行。但是,“貨幣戰爭”是怎麼打的,都說得不清楚。有人把彙率貶值叫“貨幣戰爭”,這就有點簡單化了。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讓自己的貨幣貶值,難道說所有國家都能打“貨幣戰爭”?

也有人把曆史上的許多事件,都歸於“貨幣戰爭”,比如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都從“貨幣戰爭”的角度去解讀,這也有點牽強附會。可能是這個原因,一些人認為“貨幣戰爭”是“陰謀論”。

《大對決——即將爆發的中美貨幣戰爭》這本書,在這個領域裏,提出了一些獨到的看法,值得思考。

它認為“貨幣戰爭”隻是貨幣霸權國家的特殊權力,是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才出現的。因為要打“貨幣戰爭”,前提是進行紙幣的輸出,沒有紙幣輸出能力的國家,是沒有能力發動“貨幣戰爭”的。

這本書還勾勒出了“貨幣戰爭”的具體路徑,說明了“貨幣戰爭”到底是怎麼打的這個關鍵問題。說清楚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解決了陰謀論的這個疑問。

金融秩序或者說貨幣問題,是當今國際政治領域裏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想當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美國人願意讓聯合國安理會安排給五大國一國一個否決權,但是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裏,卻要求壟斷性的一家否決權。可見,掌握世界金融與貨幣的權力,對美國來說,甚至比掌握安理會的否決權更為重要,因為它意味著一個國家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領域裏影響力的巔峰。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金融走出去,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國際化進程是遲早要來的事情。但是,中國如果在國際貨幣領域裏分權的話,就會導致其他國家權力的下降。

這本來是個很自然的過程,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上升,本來應該相應地引起這個國家貨幣地位的上升。不過,由於該國貨幣地位在國際上的變化,必然會導致一些國家原有的特權地位的喪失,比如那些堅持美元霸權的人,就會感到受威脅了,因此,對一些美國人來說,這是不願意看到的情形。那麼美國會怎麼辦?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日本曾經想拉著中國搞亞洲貨幣基金,當時日本的APEC高官緊急約見我,希望中國支持搞“亞洲貨幣基金”。緊接著,美國APEC高官也找到我,他說,他知道日本想與中國談亞洲貨幣基金的問題,他懇請中國無論如何不要同意,因為那將是“日元主導的亞洲貨幣基金”。

可見,即使是對盟國日本,美國在金融與貨幣問題上,也是小心提防著的。它對中國在金融與貨幣方麵的提防,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對中國來說,中國金融力量的發展與壯大,是個必由之路,全世界也都意識到,人民幣遲早會像美元與歐元那樣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與儲備貨幣的。不過這個過程到底有多長,是5年,10年,還是20年,甚至50年?

這首先取決於中國自身經濟與金融力量的發展。當然,正確應對外部金融與貨幣戰略環境的變化,也是重要的保障。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很不容易,一個國家的金融與貨幣力量的壯大與崛起,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這幾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歐元區成員國的主權債務危機連綿不斷,而這些國家與地區所給出的危機解決辦法,是搞貨幣寬鬆,本質上就是印鈔票。這可能會引起新的問題,這些新問題會不會威脅到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

有人說,美國與西歐都有危機了,下一個就是東亞地區,這話雖然有危言聳聽的成分,但是,也不可等閑視之,尤其這些話是從美國與西歐那裏說出來的,說明它們是有這方麵的思考的。

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本書對此做的一些思考,顯然是有益的探討,對關心金融問題的讀者更是一份“大餐”。

王嵎生

2013年4月24日

注:作者為中國前APEC(亞太經合組織)高官、前中國駐外大使,現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