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推薦序二:極具膽識的預測(1 / 1)

毫無疑問,金融是國家之間博弈的另外一個重要戰場。在核恐怖平衡時代,經濟博弈、金融博弈,已成為大國政治博弈的重要領域。

《大對決——即將爆發的中美貨幣戰爭》從金融的角度,以美元三個大的貶值與升值周期為切入點,以生動的故事與曆史,來講述美國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的全球政治與經濟戰略,並在此基礎上預測美國政治、經濟戰略走向,美國對中國金融戰略的布局,以及中美金融關係可能會出現的新局麵,很有新意。

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曆史學家書寫的曆史,與金融學家書寫的曆史,可能會完全不同。而能夠將這兩者盡量糅合到一起,來看待曆史與未來,則能帶來另外一種啟發。

作者認為中美金融博弈,或者說貨幣博弈,將是未來幾年國際政治的一個重大看點,可謂言之有理。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表示,美國絕不會做老二。因此,任何一個做了世界第二的國家,都有可能被美國看作是經濟與金融方麵的戰略對手。而中國大概在3年之前,剛剛超過日本,成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中國,目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在經曆當初的“日本時刻”。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一片繁榮,穩定、高效發展的前景勢不可當,全世界對日本刮目相看,美國對日本也不得不另眼看待。

1988年是日本超越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的年份,它是戰後日本經濟獲得巨大成功的象征。然而,3年之前,即1985年,美國會同英、法、西德、日四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彙市場的協議,使美元對主要貨幣彙率下調,從此帶來了日元的大幅升值。而日元升值催化的日本經濟巨大泡沫令日本措手不及,並由此陷入長期蕭條的困境。

20多年過去了,中國也如當年的日本,創造了世界矚目的經濟成就。與此同時,美國一如當初對待日元一樣,認為人民幣低估,不斷地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從2005年開啟的人民幣升值,帶來了類似日本的資產泡沫的問題,在今天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該問題變得更為顯著。

不過,中國與日本有著很大的不同,日本是一個非正常的國家,本土還駐紮有美軍士兵。有人開玩笑說,美軍可以隨時對日本的首腦人物進行斬首行動,這話雖然有點過分,但是它充分說明了美國對日本政治與經濟的巨大影響力。

但中國則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大國。中國是有著核反擊能力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中國的經濟潛力,在很多方麵遠非日本能夠相比,中國的經濟縱深,在世界上更是數一數二。

正是因為如此,未來的中美金融博弈或者說貨幣戰爭,如果真的出現的話,那麼其絕不是曆史上所出現的任何一種金融博弈能夠相比的。

作者對未來的預測,可以說是相當大膽的,與時下不少學者們預測美元將會迎來第三個強勢周期的看法不同,作者認為美元在未來幾年不是反轉走強,而是極有可能反彈並最終走弱,由此帶來美元霸權的一種和平與緩慢的衰落。同時,作者還認為中國在解決好自己的資產泡沫問題之後,會在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上出現預想不到的突破,世界金融領域裏的權力分配,將迎來美元、人民幣與歐元三分天下的局麵。

預測未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討巧的預測總是會預測很遠的未來,因為時間越遠,預測兌現的壓力就會越小。而預測很近的未來,則更需要勇氣。作者敢於預測未來3到5年的世界金融,尤其是中美金融博弈的走勢,膽識可嘉。

不過,在我看來,也許預測的結果本身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支撐作者這一預測背後的推理邏輯。

外交學院教授 周永生

201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