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區型購物中心:專屬需求升級(1 / 2)

社區型購物中心:專屬需求升級

模式

作者:丁昀

大體量、廣輻射、走高端時尚路線的購物中心已近飽和,未來更多的機會來自社區型購物中心,而當它被粗暴地泛化了概念後,將如何駛入快車道?

近年,購物中心進入爆發式發展,繁華商圈的購物中心已近飽和,中國的購物中心已經從一味追求大體量、超廣輻射麵和高端時尚路線,轉而向社區型購物中心轉變。從消費頻率上看,社區型購物中心是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在中國區域型、都市型購物中心都已接近市場飽和的狀態下,從2012年開始,更多的機會是來自社區型購物中心。

但是很多社區型購物中心並沒有按照服務社區的理念做,都是按照區域型、都市型的購物中心的操作理念來進行,導致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概念被簡單甚至粗暴地泛化了。社區型購物服務於屬地化消費人群,需要充分發揮服務的有效性。那麼,擁有無限潛力的社區型購物中心如何開展獨特的“粘客性”的營銷活動?

社區型購物中心,有其名無其實

社區型購物中心是購物中心業態高度競爭後所細分出來的類型,而從零售行業的本質——經營人流來看,社區型購物中心是為了滿足專屬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而產生的業態類型。

由於我國購物中心業態近年呈井噴式的發展,遠遠超過目標人群的消費能力,在一些城市已經出現泡沫,浮躁的市場氛圍導致社區購物中心的名號被更多運用在地產開發商宣傳中,而真正社區購物中心所倡導的專屬社區居民的社區化服務功能,就更是一種奢談了。

很多社區商業並沒有按照服務型的社區購物中心理念做,都是按照區域型、都市型購物中心的操作理念來布局和招商,導致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概念被用得過多,但真正成形的卻沒有幾個。在發達國家,一個成熟的都市,區域性購物中心和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數量比應該是1∶3甚至是1∶4。由此來看,中國社區購物中心的發展還僅僅剛剛起步。

同時,由於中國零售市場成熟度低及不同地理位置、人口和麵積等眾多因素,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概念不可能劃分得非常細致。有些社區型購物中心擁有相當體量的麵積加之周邊競爭環境較弱,使其足以形成區域型購物中心的影響力,甚至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商圈吸引力(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副商業中心幾乎都是按照這樣的模式形成的)。因此,該購物中心可以介乎於次區域中心與超社區中心中間,也就導致中國購物中心的分類概念比較模糊,這也算是中國獨有的分類特點。

打造社區客戶的獨特體驗

從目前的統計來看,社區型購物中心在全國的購物中心總量中占比將近一半,其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也是最具成長潛力的業態。為了更好地突出社區購物中心的特色,提升社區百姓的便利性感受,就要增強有針對性的社區營銷策劃,打造特有的社區商業品牌服務,同時充當好加強社區鄰裏溝通的良好平台,打造有特色的專業聚焦差異化細分的社區購物中心。

打造專屬人群的特色營銷

社區型購物中心最主要的是滿足社區人群的消費需求,根據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品牌引進和體驗式營銷活動,逐漸形成社區型購物中心獨有的特色,在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加強其專業化細分服務能力,鍛造獨有的市場號召力。

台灣有家名叫Modemall的社區購物中心,定位於服務火車站周邊流動性較大的年輕潮流群體,該購物中心的營銷活動設計完全迎合了周邊年輕人的喜好。他們喜歡個性化的裝扮,會大量使用彩妝,該購物中心專門引進了整整半層細分的彩妝品牌,並且通過特有的明星走秀和彩妝課堂,手把手地教年輕女性如何健康的美麗,這些小眾品牌從彩妝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有效的互補,極大地滿足了周邊年輕人個性美的需求。此外Modemall為了方便社區年輕人的娛樂需求,考慮到他們較為隨性的消費習慣,將電影院從11層調整到了3~4層,極大方便逛累的顧客去電影院看電影;同時,將各類餐廳有效地分布在1~3層的邊廳上,做到層層有休閑、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