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諾貝兒教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 炎 如何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麵發展並為後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諾貝兒在積累三家直屬幼兒園多年辦學及經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率先引入並優化了幼兒多媒體教學模式。隨後,諾貝兒融眾家所長,推出了覆蓋五大領域八大智能的幼兒教程、大屏幕觸摸一體機、多媒體動漫等軟硬件,並且融合家長學堂、幼兒園辦學、師資培訓等各方資源不斷推出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國內提供全麵幼教服務的先行者。同時,為了快速推廣幼教經驗,諾貝兒打出了直銷、渠道銷售、區域交叉推廣、差異化分級推廣等各套“組合拳”,致力為推動中國幼教事業全麵健康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廣州名道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小龍 管理者要有能獨立思考未來發展方向的能力。早年,鬆下幸之助還在腳踏車店工作,當腳踏車愈來愈普及,價格降低時,他看到電力機車軌道鋪設,進而想到,未來應是電力時代,立即轉行到電燈公司去,此後獨立創業,構建設了日不落的電器王國。當李嘉誠還是五金廠業務員的時候,向酒店推銷鐵桶時,遇到塑膠桶的無情競爭,領悟到剛發展的塑膠行業有更好的未來,立即轉行,又發現塑膠花更好發展,深入研究,成為塑膠花大王,又以此資本進行運作,構建了富可敵國的商業王國。成功的經營者除了埋頭苦幹之外,還要多抬頭看天,看多幾條路,反複比較哪條路更適合自己走。從未來看回當下,在大時代到來前,主動做出選擇。
北京一諾星空聯合創始人兼整合營銷事業部總監 吳 健 企業需要學會搶奪社交網絡裏的注意力。互聯網技術的衍生使得基於空間的模式向基於時間的模式轉變,這種變化也直接指向了企業在社會化媒體上開展營銷時更偏重於“注意力經濟”。信息本身的形態也在顛覆,由於人們越來越熱衷於閱讀碎片化的信息,更青睞於幾分鍾甚至幾十秒的內容,企業需要把握人們當前的行為特性,深入社會化網絡媒體,洞察用戶心理,從解決用戶根本出發,將所傳播的信息進行“切割”,通過創意搶奪社交網絡裏的注意力,強化用戶免疫防線。
長春市城市雕塑學會 劉旭明 文化是第一生產力。科學與宗教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兩條支脈,科學是理性的,宗教是感性的。隨著解構和祛魅思想的興起,宗教已經越來越寬容,逐漸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對於企業來說,科技決定著企業產品的換代與成本,文化則決定著產品的品牌力與銷售力。從營銷的視角看,文化恐怕是對消費者影響更大的因素。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麥當勞與肯德基,三星與蘋果,尼康與佳能……如果從滿足基本需求的角度看,幾無差別,差別所在,無非是文化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