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回 挽救31集團軍(二)(2 / 2)

第14旅團以後遇到的阻擊,大部分是營一級國軍的阻擊。騎兵旅團兵力近萬,對於幾百人國軍的阻擊還是不在意的。

所以騎兵旅團前進速度極快,甚至超過了岡村寧次的預料。

此時騎兵旅團仍然在高歌猛進,向新野東北100公裏以外泌陽高速逼近。

泌陽也就是日軍左右兩翼回合點,一旦日軍占領泌陽,這個包圍圈就形成。

再一個就是日軍的左翼。

第3師團第29旅團在重武器的掩護下,從信陽出發沿著北路全線突進,這一線國軍兵力不多,以川軍為主。

日軍經過數日苦戰,於12日占領了桐柏縣。

此時,左翼日軍已經占領距離桐柏縣僅僅50公裏的湖陽鎮,右翼日軍占領了桐柏,這樣內層包圍圈大體形成,隻有桐柏山區這50公裏距離還是一個缺口。

日軍占領桐柏縣地處桐柏山區腹地,日軍占領桐柏縣雖然不能徹底封鎖桐柏山區,但國軍想在山區大規模撤退,也是比較困難了。

由於桐柏山區很難徹底封鎖,日軍還在進行外層包圍圈的努力。

此時,左翼外層包圍圈的日軍騎兵旅團已經推進到了唐河,距離泌陽僅有25公裏,而桐柏的日軍也開始北上,桐柏縣城距離泌陽也僅有25公裏。

如果國軍沒有強力部隊阻擋這兩股日軍,正常情況,隻需要再過1日,兩翼日軍就可以完成合圍。

兩翼日軍都在向泌陽急進,一旦兩路日軍在泌陽會合,那麼外層包圍圈將全部形成,就連一點點缺口也不存在了。

這樣,不但湯恩伯31集團軍必遭殲滅,甚至連包圍圈中的桂軍李品仙集團軍,張自忠集團軍,川軍恐怕也是難逃一劫。

湯恩伯和31集團軍的高級軍官研究後,決定31集團軍必須撤退到泌陽以北,這樣才可以跳出日軍的包圍圈,然後是退可以守,進可以反攻日軍。

於是,湯恩伯給李宗仁拍了電報,要求撤退到泌陽以北,而不是桐柏山區。

但李宗仁不同意,他要求湯恩伯主力留在桐柏山區固守,隻要堅持住二到三周,日軍自然會退兵。

到了9日,湯恩伯已經得到情報,在他東北麵僅僅20公裏處的桐柏,已經遭到日軍第3師團26旅團的全線進攻,估計很快就會失守。

湯恩伯大吃一驚,他終於徹底明白日軍的主攻目的就是自己的31集團軍,而且試圖將自己包圍殲滅。

湯一麵命令部隊開始向北收縮,一麵緊急向第五戰區司令部求證。

而這個時候,第五戰區司令部突然聯係不上。這個情況,也叫湯恩伯是大為驚恐。

原來的指揮部,就設在離棗陽30公裏以北的攀城。日軍突然占領了棗陽,這個攀城就不安全了,時刻有被日軍圍殲的可能。

李宗仁的指揮部,隻能從9日開始繼續撤退,撤到到更後方的穀城石花街。

這種臨陣移動指揮部的作法,導致第五戰區的指揮一度中斷1到2日。

在這種緊要關頭,指揮中斷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由此,隨棗全線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虧著此時暫由程潛接替指揮全局作戰。

之前李宗仁向湯恩伯隱瞞了日軍發動隨棗會戰就是為了殲滅31集團軍的情報,也不告知湯恩伯隨棗整個戰局的形勢。

但程潛跟湯恩伯沒有任何矛盾,他毫不猶豫的將所有情況告知了湯恩伯。

當時已經是10日了,湯恩伯西撤路線的棗陽早在8日已經被日軍占領,而10日當天北撤的重要通道桐柏縣城也被日軍占領。

湯恩伯聽到程潛的情報以後,不覺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立即命令31集團軍立即放棄隨棗正麵的纏鬥,除留一部繼續阻擊日軍外,其餘各部全力向北突圍。

由於當時桐柏山區已經被日軍占領一半,好在該山區地形極為複雜,還有約50公裏的山區可以突圍,日軍一時來不及封死。

國軍31集團軍兵力雖多,但裝備尚好,也沒有什麼重武器,全是輕裝步兵,所以從山區突圍,估計還是可行的。

但湯恩伯還是相當的驚恐,因為日軍正在外圍進攻泌陽,一旦泌陽被占領,31集團軍就徹底被包圍了。

所以,湯恩伯命令31集團軍全軍突圍的同時,立即坐著南征軍坦克營的坦克車,趕赴李宗仁的指揮部穀城,去向李宗仁“興師問罪”,同時也是討論下一步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