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回 圍殲14騎兵旅團(一)(2 / 2)

殷兆立和張小三相視一笑,早就知道了韓行話裏是什麼意思。殷兆立說:“這一陣子挺憋屈的,光跟著湯恩伯逃跑了。怨不得別人都叫湯恩伯是逃跑將軍。這陣子正饞了,吃馬肉好啊,我正想著去吃馬肉呢!”

張小三也說:“韓司令呀,說真的,見了你是挺害怕你的。可是幾天沒見,又挺想你了。還是跟著你痛快,跟著湯恩伯瞎跑,真是太沒有意思了。還是跟著你打打獵,散散心,也好掃一掃這陣子的晦氣。”

韓行說:“那還等什麼呀,抓緊補給,然後和以前一樣,坐著坦克就出發唄。”

於是,坦克營、特戰營、警衛連抓緊補給。

要說補給還是挺麻煩的,按照預定的計劃,徐大的運輸機空投了油料、彈藥和食品。

由於坦克營的補給量最大,所以坦克兵們忙著上油料,給坦克車裏放彈藥(這12.7毫米的重機槍子彈,國軍裏根本就沒有)。步兵呢,忙著做熟食,又是三天的幹糧外加一些袋裝食品。

坦克裏加滿了油料,放足了彈藥,而官兵們呢,一個個撐得肚兒圓,吃了喝了還拿著,有的官兵們撐得還打著飽嗝兒。

韓行對殷兆立和張小三說:“也吃了,也喝了,該幹活了吧!”

殷兆立和張小三對韓行打了一個敬禮說:“是!不幹活對不起這麼好的飯。”於是指揮著步兵全部攀上了坦克。

韓行鑽進了指揮車,對著遊向前一聲令下:“向著唐河縣城,前進——”

坦克車們紛紛發動,一輛輛坦克響起了巨大的馬達雷鳴聲,短時間預熱後,然後向著西邊偏南一點兒,轟轟隆隆地開了過去。

天氣很好,韓行的心情也很好,經過這些天的激戰,日軍終於由進攻轉到了相持階段。他們的招數用完了,該我們出招了。韓行就相中了日軍的騎兵,就願意用坦克欺負欺負它。

這裏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極為豐富,可稱為“華中地下海”,是發展農業的理想土地。 這裏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光熱資源豐富,雨季中,降水豐沛,適合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

天空中藍讚讚的,像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太陽好像不想讓我們看見它,發出金光閃閃的光芒照著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見它。

雲彩也是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一會,雲彩變成一頭牛,在悠閑的吃草,又過了一會,牛好像發現了什麼,用自己強壯的身軀把自己的身子支撐了起來,走了過去,那頭牛變摸糊了。忽然,後麵來了一隻大老虎,上邊又出現了一個威武的人,坐老虎的背上,好像武鬆打虎。接著又像一條肥肥胖胖的大白兔,很可愛,很純潔,看它小巧玲瓏的樣子,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到了。

韓行懷著這樣的好心情,一直到了唐河縣城北,第二集團軍的地盤。

孫連仲正在前線,韓行有幸和這位西北軍的悍將見上麵了。

韓行從坦克裏下來,孫連仲領著一些官員迎上來了。

兩幫人越走越近,韓行在仔細地打量著這位赫赫有名的中國悍將。

1893年孫連仲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裏,從小生活在一個比較優裕的環境裏。19歲應征入伍,到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炮兵營任班長,深得馮玉祥賞識。

1915年底護國戰爭爆發後,馮玉祥部在四川作戰。孫連仲在龍頭山一役中,曾一人扛起238斤的山炮,帶領士兵抄後路襲擊護國軍,一炮擊中對方陣地,取得勝利。從此,擢升為炮兵營第一連連長。

1924年秋,馮玉祥聯合胡景翼、孫嶽發動“北京政變”,推翻了直係新頭目、賄選總統曹錕。

事變之前,馮玉祥提升孫連仲為衛隊旅旅長,管轄手槍團、學兵團、炮兵營三個單位.

10月22日晚,孫連仲的參謀長王德晉宴請曹錕的衛隊團團長張漢臣。當張、王等人飯後打牌時,孫連仲指揮手槍團包圍了總統府,繳收警崗槍支,派兵接替了警位。

其時曹錕衛隊團官兵多在酣睡中,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全體解決。事變後,孫連仲調任國民軍第一軍炮兵旅旅長。不久,馮部擴軍,孫又升任了騎兵第二師師長。

1938年春季,日寇的精銳部隊第十師團的一個旅團等,企圖沿津浦線南下攻占徐州。當時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負責指揮徐州一帶戰事。蔣介石於徐州方麵告急時,也認為在戰略上有加強第五戰區之必要,乃倉促抽調第一戰區駐河南補充訓練尚未完成的湯恩伯軍團與孫連仲第二集團軍星夜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