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 創建茌南根據地(一)(1 / 2)

1938年底,聊城失守,魯西平原遂蹂躪於日寇的鐵蹄之下,各種旗號的雜牌軍隊遍地紛起。那時,白瑞璽已辭去了大白村正村長的工作,在村裏當了一名小學教員。然而兵荒馬亂的年月,學生也無心求學,白瑞璽經常在家閑住。

1939年底,我魯西軍區四分區的劉致遠司令和另外的兩們警衛員,騎著馬來到了大白村開展抗日工作。他們進了鄉公所,先和大鄉長白連雙先生接洽。

鄉長白連雙又叫了白肖凱、白紹九前去參加座談。

白連雙先生出身富農,文化底子較深,是一位主張抗日的先進人士,當鄉長已經多年,在趙牛河有一定影響,我黨爭取他一同抗日,早就對他深入了解透了的,他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做了許多抗日的工作。

為什麼劉致遠偏偏相中了大白村開展抗日工作呢,這也是在經過了一定的了解和調查後才決定的。

那時候,趙河鄉是茌平縣第三區的一個大鄉,由趙牛河流經這裏而得名。它包括河兩岸的十幾個大小村莊,如大白,劉望海、賈趙莊、大吳、丁莊、宋莊、邢莊、蘇莊、辛莊、王樓、石莊、呂家河頭、前後常、大小馬等。

其中,部分村莊已經有了黨的組織,黨在這一帶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

參加這次座談會的除了黨員白肖凱外,還有白紹九等人。白紹九原來是村裏的副村長,也是以後才辭職的,他曾在聊城魯西特委張鬱光同誌主辦的魯西北抗日司令部政訓處受過訓,也是一位抗日人士。

劉致遠司令第一次來到大白莊,在趙牛河鄉引起了很大反響,群眾紛紛傳言,八路軍來了,茌南人民有盼頭了。這是共產黨開辟茌南,以大白、劉望海為中心的三區抗日根據地的最早嚐試。

當時,大白村周圍的情況還是很複雜的。範專員殉難後,各地呈現出一片混亂的局麵,日、頑公開勾結,雜牌軍紛紛而起,各霸一方,爭相擴展勢力。大白村四麵都有據點,每時都能聽到各個據點的口令,齊子修、欒小禿、張步雲、馮二皮等,司令比牛毛還多。

但是,對大白村構成最大威脅的還是紅槍會。

紅槍會是一種曆史上農民宗教繁衍下來的一種會道門組織,它有一定的信仰和師門傳授,打仗時念咒語,還有的會下神弄鬼愚惑群眾。

抗戰前後,山東省國民黨要員韓複榘、何思源、沈鴻烈都先後來陽穀、茌平、東阿一帶活動,茌平、東阿、聊城、陽穀一帶的紅槍會、黃沙會、忠孝團都被國民黨頑固派控製。

陽穀的忠孝團曾要密謀殺害範築先,隻因臨清專員韓多峰替範築先走了一遭,範築先那次才免遭殺害。不過韓多峰卻挨了一槍,差點兒掛了。

在聊城東部的花牛陳,以陳萬泗、陳友懷為頭子的紅槍會,聯結茌平、東阿交界一帶的紅槍會,頑固地與八路軍為敵,不讓八路軍駐在附近抗日,不許群眾向八路軍交納公糧,不斷地製造摩擦。

他們集結在東阿的遲橋、付莊、堿塊侯、張八莊、戴井、郭囤、劉明吳、劉道人堂一帶,以堿場侯為司令部,離著大白村隻有六裏遠。

從大白向南,一直到銅城,聯結陽穀安樂鎮一帶,全是他們的地盤。在這成千上萬的烏合之眾之間,有地痞流氓,有亡命之徒,但絕大部分是受蒙蔽的群眾。

由於受國民黨頑固派的操縱,個別壞人從中作祟,其破壞作用是相當大的。他們早就想把大白村劃入他們的勢力範圍之內。

當時,石莊的紅槍會頭子石文璽與白連雙是兒女親家,石文璽的侄女就是白連雙的三媳婦,石文璽曾前來遊說白連雙,讓大白隨從紅槍會。但是被白連雙婉轉地回絕了。

辛莊的季懷義,宋莊的桑保銀也企圖前來拉攏脅迫,但白連雙先生都沒有服從。

大白村被擠得實在受不了了,有些青年人就想投靠馮二皮,被白連雙追出村外二裏地又給叫了回來。

白連雙對他們說:“三支隊、紅槍會、馮二皮都不行,憑我多年的經驗,別看八路軍穿得破,吃得孬,槍也不好,就是群眾紀律過硬,這樣的軍隊,以後才能成事。咱也忍著慢慢受吧,受到哪步算哪步,說不定哪一天就有晴天的日子。”

早也盼,晚也盼,今天盼,明天盼,終於把八路軍盼來了。

當八路軍來大白村開展抗日的消息傳開之後,首先引起了紅槍會的忌恨。他們暗暗地和日偽聯絡,得到了日、偽的支持,他們有恃無恐,對大白村施加各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