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 建立茌北根據地(五)(2 / 2)

1939年5月,中共建立了朝南工委,書記為孫大坤。同時,在城南、城西、城西南建立了3個區工委。

觀城縣在古雲集的徐莊建立了中共觀城縣臨時工委。1939年2月,在前史樓村正式建立了觀城縣臨時工委,1939年9月,改建為觀城縣委,張化民任書記。他們遵照上級關於發展黨和建立黨組強的要求,在農村的貧雇農和城市貧苦勞動者中發展黨員,建立了十幾個黨支部和三個區委。

1939年底,國民黨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占據魯西和冀南一帶的王金祥部和第39集團軍石友三部,充當急先鋒,製造摩擦,攻擊八路軍,危害抗日民主政權,殺害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犯下了累累罪行。

1940年初,我軍遵照毛澤東同誌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指示,我軍主力部隊在冀魯豫平原上展開了反頑作戰。

1940年1月,李聚奎指揮的先遣縱隊,築先縱隊,楊勇指揮的343旅,聯合對盤踞在朝城的王金祥部發動攻擊,一舉攻克朝城。

王金祥率殘部向西南逃竄,企圖與駐紮在濮陽的高樹勳靠攏。我軍乘勝追擊,將王金祥的第六旅擊潰,王金祥被迫向東逃竄。

1940年2月9日,程子華、宋任窮統一指揮冀南、冀魯豫、魯西北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在衛河以西對石友三部發起反擊,殲滅頑軍7000餘人。

2月22日,程子華、宋任窮指揮17個團的兵力,在冠縣、朝城、觀城、清豐、南樂、濮陽地區發起第二次反頑作戰,在觀城、金沙鎮、六塔集、東北莊等地重創頑軍。

從此,朝城、觀城、以及濮縣、範縣廣大地區解放,成為抗日根據地。

王金祥部隊潰散,地盤盡失,他要想再翻起惡浪來,難了。

在我主力部隊反頑作戰中,地方黨政軍民送情報,做向導,籌糧解款,給予了大力支持。

石友三部北犯時,在莘縣的南陽村,朝北的白莊、寺上等村設有招兵處。這些家夥抓兵拉丁,搶掠財物,奸淫婦女,無惡不作,對當地造成極大危害,群眾恨之入骨。

中共莘縣縣委發動南陽及周圍村莊的民兵,黑夜將南陽招兵處的13名壞家夥全部抓獲。縣委根據群眾的要求,把13個壞蛋交給民兵拉到馬頰河裏全部殺掉了。

朝北也以同樣的辦法,掃掉了白莊、寺上的招兵處。

在叛軍南撤路過縣境時,朝北、莘縣組織民兵武裝保衛村寨,以不讓進駐,不給供給,夜間鳴槍襲擾等方式,逼走了石部的李存科旅。觀城地下黨組織帶領我軍挖出了王金祥部藏在史樓村的上百箱迫擊炮彈、機步槍子彈,及時補充了主力部隊。

反頑作戰的勝利,為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建立濮陽、範縣、觀縣打下了基礎,使這裏的革命力量發展出現了輝煌的黃金時期。

1940年春天,觀城、朝城兩縣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觀城縣長是廖玉璞,朝城縣長是傅亞屏。

在朝城縣政府建立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朝城被我軍攻克後,原朝城保安大隊長劉金陵沒來得及隨王金祥南逃,率部集中於胡集、欒屯一帶。

劉金陵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表示願意歸順八路軍。築先縱隊派供給處處長傅亞屏前去談判。

傅亞屏曾跟隨範築先抗戰,任過專署糧食科長,在範築先舊部中有一定影響。劉金陵在談判中提出,隻有傅亞屏當朝城縣長,他才肯接受改編。

為了團結劉金陵抗戰,築先縱隊報告地委,同意了劉金陵的要求。

由於事情緊急,當地委委派的縣長於少田到達朝城時,傅亞屏的縣長已經就任,組織上隻能把於少田改任縣民政科長。於少田愉快地服從了組織上的決定。後來,由於傅亞屏忙於軍隊工作,朝城縣政府的工作由於少田代行。

濮陽、範縣、觀城、朝城、莘縣廣大地區的開辟,引起了敵人的恐慌。不久,日偽軍大舉“掃蕩”,頑軍卷土重來,土匪會道門蜂起,邊區出現了日、偽、頑、會、匪,五鬼作亂的局麵。

1940年5月,我反頑大軍在濮陽、清豐、觀城一帶整軍。整軍之後,程子華、宋任窮率主力部隊回到冀中冀南。八路軍第二縱隊、344旅和南進支隊等部,在黃克誠的領導下整編,建立冀魯豫軍區。

在這次整編中,在魯西北成長起來的先遣縱隊,築先縱隊合編為129師新8旅。旅長張維翰,副旅長王近山,政治委員肖永智,參謀長王波,政治部主任王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