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回 運東大隊(一)(1 / 2)

早年和大哥一起共事過的小學教員於樹三寫了一副挽聯,借以抒發茌、博平人民的感情:

一門三烈士,兄前仆,弟後繼,

抗戰救國,堪同楊門媲美!

七子盡英豪,屋俱焚,財充餉,

毀家紓難,可與子文齊芳!

韓行這個新8旅的作戰科科長,經常和五妹王秀峨配合工作。敵我鬥爭的最終焦點,說白了吧,就是看誰的力量發展得比對方強大。按照毛主的話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主是西風壓倒東風。

那時,築先縣的日偽軍共有5000左右兵力,據點星羅棋布,崗樓四處林立,封鎖溝縱橫遍布,使八路軍的活動受到極大的限製。

暫時的情況下,敵人處於絕對優勢。

在平原上開展遊擊戰爭相比山區來說又比較困難,沒有山嶺、樹林,崎嶇不平的地形可以利用。但是黨組織根據平原的特殊情況又提出了一是利用青紗帳,二是利用拆樓、破寨、拆橋、破路、藏糧、打狗,實行堅壁清野和敵人相對抗。

在1940年春,抗日縣政府建立不久,就張貼布告,開會布置,開展宣傳,組織群眾,堅決而逐步地執行這些破敵措施。

首先進行了拆樓、破寨、拆橋工作,到1940年秋基本完成。然後廣泛展開了破路、打狗運動,經過了幾個春秋的工作,到了1942年春,在我抗日根據地全部完成。藏糧,則結合反掃蕩,反敵人搶掠的事實,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家家戶戶自己動手逐步實行。

從聊城縣向南、向東南、和東二十華裏左右以外的各村莊,一無寨,二無高樓,三無糧食,日偽軍到我根據地掃蕩時,隻能當天回到縣城或據點內,否則,無法據守。

村與村之間都是路溝相連,我抗日軍民拉車,走路,行軍都是在路溝裏,再加上河流無橋,日偽軍進犯我根據地時,機械化部隊無法活動。而老百姓撤離安全,遊擊隊進擊敵人無蹤,轉移陣地無影。

日偽軍在我根據地內,隻有被動挨打。

各村無狗,我遊擊隊夜間行軍,進出村莊,狗不叫,雞無聲,日偽軍無法探知我軍的行蹤。

在聊城的東南鄉,這一片地方屬於築先縣的二區,在二區的王官廟有一支民團的武裝。民團武裝的團長叫白鳳儀,他多次帶領著群眾,打擊花牛陳據點日偽軍的搶掠。

白鳳儀是王官莊白莊人,已年屆花甲,但身體很健壯。“七七事變”前是王官廟集市上的集頭,在家裏,他廣泛結交英雄豪傑,秉性剛直,待人忠厚,富有愛國思想,不僅在聊城的東南鄉,而且在聊城、陽穀、東阿三縣邊界及黃河南北部都是很有影響的人物。

聊城縣東南的許多村莊,當時就有不脫產的民團武裝組織,遇有匪情便聚集起來,進行自衛戰鬥,匪情結束便各自回家,照常生產。所以,民間存有不少的槍支彈藥。

這個花牛陳據點的頭子可能大家還不知道,他就是臭名昭著的陽穀一帶的紅槍會頭子陳二虎。這個陳二虎在範築先時期就差點兒害死了範築先,虧著是韓多峰替範築先走了一回閻羅殿,那一次範築先才幸免於難。

紅槍會,這個民間的會道門組織勢單力孤,在強大的政治漩渦中,他必然要投靠一方。要是不依附一方的勢力,那就隻有被強大的政治集團碾死。

這個陳二虎,他不投誠八路軍,也不投誠國民黨,偏偏投降了日本人,當了漢奸。自從當了漢奸後,鳥槍換炮了,紅纓槍換上了步槍,大刀片子換成了匣子槍,就連機槍都有了。

白鳳儀和陳二虎,一個麥芒一個針尖,尖對尖,杠上了。

陳二虎仗著有鬼子給他撐腰,武器又好,就要有所“作為”,他就相中了王官廟這個地方,他就要欺負欺負王官廟,就要打下這個不聽日本人招呼的王官廟,拿下民團。

陳二虎經過一番準備,訓練了一番他的蝦兵蟹將,拿著日本人給的武器,帶著1000來人,這回就要到王官廟走一趟。看看這個白鳳儀,是你的骨頭硬,還是我的機關槍子彈硬。

花牛陳離著王官廟反正也不遠,不到二十裏地,隊伍走了一個多小時,也就到了。

早有人通報了王官廟的白鳳儀,白鳳儀一聽,也是虎目倒豎,大眼睛瞪得溜圓,罵了一句:“這個花牛陳的狗漢奸,不好好地在他的窩裏扒著,到我的王官廟來做甚,真是欺負我王官廟無人是不是。來人,敲鑼,集合民團,所有王官廟的壯丁,一律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