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就在王普濟忘情地在生活的長河裏中流擊水、劈波斬浪時,終年累月的工作操勞、拮據生活的熬煉加上日見繁重的家庭負擔,尤其是他經常饑一頓飽一頓冷一口熱一口校裏校外奔波勞累等種種原因,使這個體育教師的身體逐漸衰弱下來。
大概從1979年開始,王普濟就常常感到右腹不適,隱隱漲痛,老是惡心,食欲不振,身體日漸消瘦。
校長和老師們曾多次催他去醫院檢查,他總是一次一次地耽誤了。李玉蘭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常私下勸他並為此沒少流過眼淚,發過脾氣。王普濟總是笑笑說:“你看你,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咱們有知青這碗底墊著,什麼事也不在話下。”
李玉蘭有幾次不無擔心地說:“就怕到時候,你就身不由已了。”王普濟半開玩笑地說:“那,身就由你了,行不行?”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王普濟照常工作上班。由於他的敬業精神和業務能力早已斐聲在外,每年茌平開運動會,縣體委總是首選王普濟這員大將鼎梁扛柱,而王普濟從來都是召之即來,來之即戰。
賽前的宣傳、動員、組織、策劃,他一個人頂幾個人幹,訓練場上,他耐心講解,精心指導並身體力行地做著示範,比賽中他跑裏跑外,上下協調,又是裁判又是場外指導。不論是田徑、球類、“三鐵”、武術他行行精通,有問必答,有求必應。
別人見到的王普濟是那矯健的身影、利落的動作、爽朗的笑聲和幹練的作風,可誰又能想得到,他在忍受著愈來愈險惡的巨大病痛來完成這一切的呢?
飽含艱辛的一代,不屈不撓的一代!
1982年王普濟飽受滄桑的老父親溘然去世,無疑是對他身心的一次巨大打擊。緊接著,他的老母親又因嚴重的眼疾,幾乎失明,年幼的兒子隻好離開了奶奶回到他身邊,在趙西小學就讀。
在這段時間,王普濟的生活陷入了相當困窘的境地,而就是在這段極端困窘時期,王普濟和李玉蘭不但入了黨,而且年年步入茌平縣模範教師、模範黨員的先進行列。不言而喻,這其中的奉獻付出和甘辛酸苦是可想而知的。
老校長王興中曾流著眼淚告訴我們,普濟的病硬是自己磕打出來的呀。除上課以外,學校裏大事小事他是事事關心,事事搶在頭裏,生活沒有規律,加上自己的日子又艱難……他經常到縣裏去幫忙,來來回回,披星戴月,按理說可以在縣裏住宿或報銷來回的車票,可普濟……他一分錢也沒報過,別說報了,連提都沒提過,都自己默默承受了!
學校的教師張召澤說,有一年學校裏“三產”上弄了50方木材,很多人都想借機伸手搞點,學校把這件事交給了王老師辦。王老師認認真真,利利索索辦完此事,從未想到往自己床下墊一塊木板。真讓人服氣啊!
那年校長因病去濟南住院,學校讓王老師陪同護理。王老師在濟南托熟人找同學給校長看病,家裏人也跟著送飯送湯的,可王老師來回的車費都是自己負擔的。會計給他報銷,他說我家就住在濟南,哪能報銷呢?唉,王老師這個人哪,他心裏裝著的淨是學校裏的事,別人的事,根本就不知道顧及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