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這樣.但我們無悔(四)(2 / 2)

1984年的一天,王普濟終未拗過李玉蘭,二人來到濟南省立二院。王普濟做完檢查後,醫生很不滿地埋怨說,怎麼拖到這時候才來看病?知道什麼叫病入膏肓嗎?不能再拖了!要抓緊時間治療,千萬記住了!

二人拿了些藥,默默地回到了茌平,一進家,李玉蘭砰地關上房門痛哭起來。王普濟拿了一塊毛巾遞給玉蘭,艱難著笑笑,勸導她:“你看你,吃五穀雜糧哪有不長病的,治就是了,別這麼一驚一乍的,這事可不能讓別人知道。”

“普濟啊,”李玉蘭抬起掛滿淚水的臉,悲哀地搖搖頭說,“我看咱們還是想想法子,先把你調回濟南吧!你這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長期下去可不行。再說,家裏就這一個男孩子,老太太也牽腸掛肚的,你回去,老人心裏也踏實點兒。”

“你看看,又來了。咱們不是說好了的嗎?”

“你不看看你,都成什麼樣了,再這樣靠下去,非毀了不可。普濟呀,為了我和孩子,就聽我這一回吧!”李玉蘭眼淚巴巴地幾乎哀求著說。

過了好長時間,王普濟才啞啞地應了一聲:“好吧。”他伸出手把李玉蘭輕輕地攬在懷裏,再也沒有說話……

第二天,他們二人去找縣教育局的劉局長。劉局長一見他倆特別的高興和親熱,沒寒暄幾句便滔滔不絕地攀談起來,他們從學生談到老師,從學校談到縣裏,直到最後,劉局長才突然想起來問他們,你們來是不是有什麼事啊?

李玉蘭看了一眼王普濟,囁嚅著把想法說了出來。實在的玉蘭啊,竟還沒把普濟的病情道出!這也難怪,王普濟有言在先,關於病的事對誰都不許談。

劉局長沉吟了良久,看了看二人,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咱縣裏的教育才剛剛翻身,路還長著呢,多需要像你們這樣的人啊!我是真心地希望你們能安下心來,為咱茌平的教育多出把力。有困難,可以提出來,說要走啊,我還真舍不得呢!”

聽完劉局長的這番話,二人互相看了一眼,還能說什麼呢?他們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了。從那以後,他們再也沒提調動的事。

一晃就是五年過去了,在這五年期間,王普濟的病是好好歹歹、反反複複,但他和李玉蘭對調動一事始終守口如瓶,也從未因此耽誤了工作。

也許是他的命硬吧,王普濟竟也撐了下來,兒子王岩長得幾乎趕上了父親,然而王普濟的身體卻眼看著一天天衰落下去。

在濟南的許多老同學得知王普濟的情況以後,都不約而同地為他的調動四下活動起來。終於,地處濟南偏遠西郊的鐵路第九小學表示願意接收。大家欣喜非常,趁熱打鐵,很快,濟南鐵路分局教育區就向茌平縣發生了商調函。

事是好事,可王普濟卻由此又陷入了一條曠日持久的東奔西波、身心俱勞的艱難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