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四風”為企改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企業管理
作者:樊培春
摘要:當前,全黨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四風”問題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為廣大職工群眾所深惡痛絕。必須硬起手腕,狠刹“四風”,為企業改革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企改 四風
一、“四風”問題在企業發展中的主要表現及危害
“四風”問題對企業發展危害極大,邪風盛則正氣衰,正氣揚則邪風止。必須利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清理行為之垢,掃除作風之弊。
1.“四風”問題嚴重防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最終要依靠各級組織、各級黨員幹部去貫徹落實。沒有一支過硬的黨員幹部隊伍,缺乏一種風清氣正、幹事創業、銳意進取的良好作風,帶領職工凝心聚力、加快發展,實現富民強國、興企富工的目標就會變成一句空話。而“四風”敗壞了黨的形象,削弱了黨的戰鬥力,挫傷了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首創精神,必然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落空,必然貽誤企業改革發展的大業。
2.“四風”問題嚴重損害黨群、幹群關係
黨的各級幹部是聯係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改革發展的引領者和實踐者。如果“四風”盛行,就會嚴重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群眾看不到希望,就會離心離德、遲滯發展,幹事創業的熱情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四風”問題不單是個作風問題,而且事關黨心和民心,事關事業成敗。如果任由“四風”蔓延,吃苦受害最深的必定是廣大職工群眾,終將影響黨群、幹群關係,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也將消失貽盡。
3.“四風”問題嚴重侵蝕幹部隊伍
幹部隻要染上“四風”惡習,就必然把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好企業的理念置於腦後,就必然運用各種手法撈取政治資本和個人好處,就必然助長欺上瞞下、弄虛作假、不講效率等歪風邪氣。照此下去,不僅帶壞了風氣,侵蝕了幹部,而且帶壞了隊伍,影響了穩定,對改革發展極為不利。
二、“四風”問題產生和存在的主要根源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之所以久禁不絕,其原因是多方麵的。
1.宗旨信念的移位
“四風”問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偏離實際、脫離群眾、違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但其本質是世界觀、人生觀、觀價值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從而導致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思想道德滑坡、宗旨意識淡化、群眾觀念散失,“官本位”思想抬頭、極端利己主義和主觀主義作祟,追求享樂和個人利益、淡忘了勤儉創業精神,滋長了安於現狀、貪圖享受的惡習,出現了講排場、比闊氣、貪大求洋、奢侈浪費的怪象。
2.自身行為的放縱
人人皆知“四風”問題的危害,但就是不能根除,這與其本質上的頑固性、形式上的欺騙性有直接關係。此外,相互影響、彼此默認、心知肚明、有意放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有的領導幹部好大喜功,布置任務、下達指標不切實際,逼著下麵走形式,說假話;有的領導“政績觀”發生偏移,靠“數字”出政績,靠所謂“政績”出官,也在客觀上縱容助長了“四風”問題;有的幹部缺乏“唯我獨清”的定力,隨大流、搞攀比、重形式,做表麵文章,上行下效的結果也使“四風”問題難以遏製根除。
3.現行體製的弊端
在體製改革不到位的情況下,不少企業機構臃腫,職能交叉,人浮於事,於是便發個文件,開個會議,組織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檢查、評比、達標、驗收等活動,以此顯示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所謂的工作實績,致使形式主義日益泛濫。加之缺乏嚴格的管理和考核,發生問題不去從源頭上追究責任,失之於寬,失之於軟,也使一些領導慢慢滋生了官僚主義作風。此外,一些考核方式偏重於看彙報材料、憑表麵印象,造成了基層工作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效果,不僅牽扯了很大精力,而且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四風”的產生起到了不良的導向作用。
4.自身素質的低下
領導者的素質是靠煉出來的,而不是靠“裝出來”的。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領導者素質越低、水平越差,反而官架子越大、形式主義越濃。這種素質與架子、水平與實績不相稱的狀況,反映出了領導者自身素質與“四風”有直接關係。當然,這也與領導者自身形象權威利益有相互聯係,有時似乎會讓人有一絲同情和理解,自身素質不高不拿點官架子誰會搭理,工作水平差些再沒點“形式”如何體現“政績”。殊不知,因果互應,埋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