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與方法
經濟管理
作者:宋萍
摘要:闡述了經濟責任審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經濟責任審計 管理監督 公正評價
一、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的具體方法
1.通過以財政財務收支為基礎的審計,核實其所在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性
首先審查經費支出是否合規合法,有無將救濟、科研、農業、教育、基本建設等專項資金(基金)挪作他用的問題;債權債務和往來款項業務是否真實,有無通過應付款為其他單位辦理不正當業務或截留應當上交國家收入、出借單位資金牟取私利等問題;預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無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亂攤派、收入不入賬或賬外設賬等問題;預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規定範圍,有無大吃大喝、請客送禮、亂發錢物和鋪張浪費等行為。
其次審查固定資產是否人賬建卡,安全完整;增減變動手續是否齊備,有無管理不善造成流失問題;有無未經批準擅自處置固定資產;或通過降低轉讓價格獲取好處的問題;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是否全部人賬、專款專用。
再次審查單位的對外投資活動是否嚴格遵循財務製度規定的對外投資的基本要求,有無對所創辦實體占用單位的房屋、設備等有形資產和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不進行有效評估計價、不收取占用費、無償使用、所有權變相轉移等造成國有資產在創辦經濟實體中流失的問題。
2.通過被審計領導幹部所在單位資產和財務狀況的認定。合理劃分離任與繼任領導的責任界限
查清即將離任領導到任與上屆領導交接時的資產和財務狀況,以及即將離任領導與下屆領導交接時或此項審計時的資產和財務狀況,從而做出鑒定,分清前後兩屆領導經濟責任,這是前後兩屆領導極為關注的一項內容。因為資產和財務狀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夠體現離任領導的業績情況,通過經濟責任審計為其自身的經濟責任提供服務,而且能使新任領導掌握單位的基本財力和其他財務信息,了解接任的是個什麼攤子,便於加強管理和正確決策。同時為審計評價對比分析提供基礎數據。審計的方法通常是在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采取審查核對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的辦法。主要認定固定資產金額及種類,財政撥款和預算外收入賬麵餘額,應收款和應付款餘額及明細,實有貨幣金額,並作為審計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予以簡要說明。固定資產的金額要以實地盤點的固定資產原價為準,重點注明房屋建築物、交通工具、辦公設備和其他貴重物品,以及作為貸款抵押的資產實有數;認定往來賬款時,對數額大、時間長的款項要進行實地調查,對合同應收未收款項或應付未付款項和呆死賬要特殊說明,以體現債權債務的真實性。資產和財務狀況的認定結果,除在審計報告中重點闡明外,最好以表格形式,如固定資產明細表、應收款明細表、應付款明細表等,作為審計報告的附件,這樣便於有關部門全麵了解財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