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操縱利潤行為探究
經濟管理
作者:於海霞
摘要:利潤操縱行為一般是指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運用各種手段人為調節企業實現利潤的行為。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操縱利潤行為原因以及企業操縱利潤行為方法。
關鍵詞:企業操縱利潤原因方法
利潤操縱行為一般是指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運用各種手段人為調節企業實現利潤的行為。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證券市場也在不斷的向前發展,證券市場機構也在不斷成熟。伴隨著企業經濟管理者發展需要以及上市公司條件的限製,企業的經濟管理者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為了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或者為了創造企業對外的一個良好形象,利潤操縱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企業操縱利潤行為原因
1.為了上市
處於現階段發展中的市場經濟,上市指標的取得是很嚴格的,甚至可以將其稱之為一種稀缺資源。無論哪個成功注冊的上市公司資源都是價值連城,一些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利潤或使得大股東利益增多,甚至進行誇大、編造虛假的盈利項目。那麼這些企業進行利潤操縱,有以下幾種動機:
首先是為了獲得股票發行資格。根據我們國家頒布的《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企業必須最近連續三年盈利,並且這個企業的經營業績在行業中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進而獲得股票發行資格。很顯然,在這裏一些業績達不到要求的企業,或者最近連續三年不都是盈利的企業應該如何做呢?他們就不得不進行人為的利潤操作以便能夠獲得上市的資格。
其次是為了提高發行和配股價格。上市公司如果想通過發行股票募集更多的資金,受到股票的最初上市價格和所配送股票價格條件的製約。因此一些企業就違規操作以促使提高每股股票收益的發行價和配股價,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是每股股票的收益提高隻能通過增加利潤這種方法才能解決。
最後是為了避免上市公司股票被摘牌。按照我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企業的利潤都是虧損,那麼證監會將會暫停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並且限定一定的期限讓企業將虧損進行消除,上市公司如果不能夠在限定的期限內將虧損進行消除,那麼上市公司的股票將被摘牌,並且終止上市公司在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那麼一些上市公司為了保住自己的上市資格會怎麼做呢?很顯然,他們會進行人為地企業利潤操縱。
2.為了給企業創造良好形象,增強企業知名度
在現階段市場經濟體製下,對於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資金無疑是一個占據著決定性的因素,是企業維持簡單再生產、日常管理經營活動以及企業擴大再生產等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還直接影響著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能否占據對本企業發展有利的地位。但是,銀行、證券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出於減少風險的考慮,大部分情況下是不願意也不樂意貸款給虧損企業以及那些信譽不足的企業。然而現在市場上大部分企業又存在著資金短缺的這種情況,那麼為了獲得銀行、證券公司以及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的貸款以及為了維護企業在經營中的信用問題,一些企業便進行人為提高利潤。
3.為了企業經理的政績
現在市場經濟處於發展中,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企業經理的經營業績考核標準,大部分都是以一定的企業財務指標為基礎,在這中間利潤指標往往是占據著最主要的財務指標。比如說企業今年的利潤計劃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是怎樣的,銷售利潤率等這些都是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指標。企業經理的經營業績考核為什麼這麼重要呢,我們在這裏就企業經理個人而言,它涉及到企業經理業績的評定,也就是這個指標會影響到其提升、獎金福利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經理為了獲得更多的對自己有益的指標,就會進行人為的利潤調節,以便獲得對自己有益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