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方法研究
教育管理
作者:李力
摘要:單純依靠講授式教學很難讓學生深入理解企業戰略管理理論,也不能夠啟迪學生心智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應該對《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從而切實提高教學的效果。本文從案例式教學、模擬教學及實地調研和參觀三種教學方法,談如何提高《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戰略管理教學方法調研
企業戰略管理是研究企業全局性的問題,強調的是一種理念,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藝術性。單純依靠講授式教學不能夠啟迪學生心智和激發學生創造力,也很難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企業戰略管理理論。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認為教師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對24.4%的學生“影響很大”,對51.7%的學生“有影響”。通過訪談得知這包括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動力、學習效果等多方麵。92.4%的學生認為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用甚微”或者“完全沒有作用”,隻有7.6%的學生認為起到“很好的作用”或者“能起到一些作用”;65.8%的學生認為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總體效果為“一般”,18.5%的認為“很好”或者“較好”,15.7%的學生認為“不太好”或者“很不好”。[1]
研究表明:“閱讀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十;聽到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經曆過的事,我們卻能記得百分之八十。”[2]因此,應該對戰略管理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增加課堂實踐和師生互動,從而切實提高《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的效果,常用的課堂教學方法有:案例式教學、模擬教學、實地參觀與調研。
一、案例式教學
案例式教學的目的是促使學生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增強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確保案例式教學取得實效,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的選擇決定案例式教學的效果。《企業戰略管理》課程中的可選擇案例有三種:
第一,課堂引導案例,即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倡導的短小精悍的案例。這種案例選取的是企業全貌的縮影或某個側麵情況,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能掌握案例的全貌,迅速抓住問題的實質,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課堂引導案例可以采用幾種方式收集:一是教材中摘取;二是經濟類報紙期刊中收集;三是教師加工編輯案例;四是收集視頻案例。
第二,課堂討論案例。在西方的教育模式中,教學課堂中經常采用Presentation的教學模式。Presentation在英語中的釋義有描述、陳述、介紹、贈送等,用在教育領域時指“演示”的意思。進行這種案例討論時,首先從案情的介紹、問題的提出、分析的展開,結論的得出,均由教師進行課堂演示。其次,根據討論主題,鼓勵學生利用各種信息手段收集類似案例,同時參考課堂演示進行書麵分析。最後由學生在課堂根據書麵材料發言,教師客觀準確的評價,並據此給出學生成績。
這種模式可以提高學生準確獲得有用信息的能力,並把企業戰略管理的知識點與相關信息結合進行實踐思考,從而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大型案例,即哈佛式的綜合案例的教學方法,首先:在上課之前老師把案例分發給學生,學生仔細研讀,將問題確定。其次:分析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比較不同的方案。根據案例中公司的目標,提出行動的建議。
綜合案例便於學生透徹理解戰略管理工作中各環節之間的聯係,鞏固學生對本課程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勤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案例教學能否使學生獲益,除了教師的引導外,更大程度是依賴於學生本身的素質。[3]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使用教學案例。
對於MBA學員,在入學之前已經有很好的理論和實踐功底,教學的內容和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學員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教學中在繼續深入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側重采用大型案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