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班主任如何協助學生裝備人生(1 / 2)

高職院校班主任如何協助學生裝備人生

教育管理

作者:王靜

摘要:班主任和學生接觸最多,他們不僅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協調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激勵者,因此,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班主任應把握時代脈搏,形成和確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發展,為學生指引方向,協助學生裝備人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使之成為國家的棟梁。

關鍵詞:班主任 協助學生 裝備人生

德國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傳授已有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一、“為腦裝備”:增進知識並有效思考

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對教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的作用提出了他的觀點:“之所以說他們非常好,並不是因為這些人自身在職業上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而是他們那種發自內心對學生成長和成才的熱切關注。”2約翰·霍普克羅夫特的話讓我們明白,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就是“幫助學生們成長”。

1.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大學教育實行專業劃分,專業是學生的謀生之本。作為班主任就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徹底轉變學習觀念,走出“要我學”的被動狀態,樹立學習是能力的儲備,是生活和工作的一種需要的意識。在大學期間要主動學習,將知識、技能、心理素養轉化為能力,提高綜合素養,為明天更好地生存和為社會貢獻。

從功利學習變為終身學習。很多學生急功近利,關注學科是否能立竿見影為其帶來回報。“有用”,就學得認真、積極;“無用”,則漫不經心,或根本不學。班主任要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積累的過程,“厚積薄發”。在信息時代,掌握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遠勝於死記硬背知識。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具備學習能力的人。終身學習以實現自身技能不停地“升級換代”,從而持續提升工作能力與生活品質。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繩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現代課堂教學中,教師努力創設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時間與空間。班主任要了解任課教師的教學風格,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懂得,學習不能僅限於知識表麵,更應該鑽研其思想內涵。參與各種活動,目的是讓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還要引導學生課堂上要跟著教師講課思路(大學教師除傳授知識,還會將本學科前沿知識或學術爭鳴的問題拿到課堂上),大膽質疑,主動與教師討論,以啟發思維,促進思考;課外要做足功課:複習、預習、大膽假設,將自學的問題,帶到教室與老師交流,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思考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成為人一生進步的動力。

一個人的能力是學習的積累。進入大學,學習不要單純地追求學曆,而應該注重讓自己學到什麼,拓寬知識麵。課堂學習內容是局限的,養成自主讀書的習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台階”。一切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大量書籍的支持。書,無疑是最便捷、最無私的導師。讀專業書籍,了解本專業的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讀經典名著、雜文類的書籍,借鑒他人的生活經曆、知識經驗來提高自身軟實力。總之,多讀書,將一切信息轉化為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為自己的成長和成功而讀書。

二、“為手裝備”:具備技能並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黃德輝教授說:“所謂‘為手裝備’,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具備解決困難的專業能力,有能力為用人單位分憂。”

1.引導學生認清所學專業,培養學習興趣,一專多能

對於大多數剛入學的學生來講,專業對他們來說比較陌生。學校在開課前進行專業介紹。但大統一的專業介紹,對學生而言隻是蜻蜓點水或是朦朦朧朧。所以班主任也應給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的指導。班主任的引導不是一次性的,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加以更新。可以邀請本專業畢業的校友,結合他們實際講述如何學習;可以請企業人士,為學生做專業講座,使學生對專業有足夠的了解,以及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讓學生目標明確,從以點學習,到全麵學習,掌握一專,培養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