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教職工黨員崗位勝任力模型探析(1 / 2)

高校教職工黨員崗位勝任力模型探析

教育管理

作者:周平遠等

摘要:本文通過勝任力特征的研究,獲得了崗位勝任力詞條統計頻次排序,找出了核心勝任力指標,構建了高校教職工黨員崗位勝任力模型。核心勝任力指標主要為:熱愛本職工作、做人誠信、集體意識和大局觀念強、具有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熱愛學習、專業知識水平高、時間觀念強、善於與人溝通。

關鍵詞:高等學校 教職工黨員 勝任力模型

一、勝任力/勝任力模型的基本概念及結構

勝任力一詞來自管理學領域中名詞“competence”,對此詞的翻譯在國內有多種:勝任力、能力、勝任力模型等,其最早由McClelland提出來的,勝任力是指與工作或工作績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聯係的知識、技能、特質或動機。迪納克提出:教師勝任力是指教師的人格特征、知識和在不同教學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學技巧及教學態度的綜合。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曾曉東提出教師勝任力是指教師知道的(知識)、能做的(技能)、信仰的(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成績,但它並不指這些因素的作用效果。還有學者認為教師勝任力是指教師個體所具備的、與實施成功教學有關的一種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價值觀。它隸屬於教師的個體特征,是教師從事成功教學的必要條件和教師教育機構的主要培養目標。

勝任力應該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勝任力與崗位要求和工作要求具有相關性,不能獨立於工作情境之外;其次,個體是在一定的條件和境況下產生出來的知識、技能、能力、特質或動機等顯性或隱性的能力;再次,能夠有效地區分出某職位中表現優異者和表現平平者,對人員的測評具有積極的作用;最後,勝任力與個體的工作績效具有相關性,並且能預測工作績效。

關於勝任力的研究總是與崗位職責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本文將高等學校的員工按黨員管理工勤人員、黨員教師等類別分類來研究。黨員教師崗位勝任力是指具有黨員政治麵貌的身份完成教學、科研這些崗位職責的能力,是否具備崗位勝任力用工作達到的效果來評價。黨員管理工勤人員崗位勝任力是指具有黨員政治麵貌的管理幹部、行政人員、工勤人員在學校中圍繞教學科研服務而開展行政管理及後勤服務等工作的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

二、高校教職工黨員勝任力模型構建

1.勝任力模型構建步驟

通過文獻分析、行為事件訪談、問卷調查、構建模型、模型應用等步驟,探討勝任特征指標體係。

第一步:成立了勝任力模型開發項目小組。組員包括了中高層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者、外部勝任力模型專家以及所要開發勝任力模型的部門負責人參與。

第二步:崗位分類劃分,定義崗位標準。通過項目組討論,對學校現在崗位進行職類職種劃分。討論先按黨員管理工勤類、黨員教師類的劃分研究。

第三步:確定指標體係,製作調查提綱。探討崗位勝任力:在高校黨員教職工崗位上有優異成績者所具備的任何可以客觀衡量的個人素質。探討和構建勝任力模型:通過係統的工作勝任特征研究,對高校黨員教職工崗位建立工作勝任力模型:應該具備的個人素質。通過勝任特征分析,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麵提出勝任力模型。

高校教職工黨員(管理及工勤人員)確立的初步勝任特征指標:①政治素質:組織生活對工作的幫助、責任感、政治敏銳性、做人誠信、處事公平、集體意識、大局觀念、關心國際國內時事;②能力素質:學習對工作的幫助、創新能力、調研能力、執行力、戰略規劃能力、獨立決策、思維靈活,反應敏捷、信息處理能力、宣傳教育能力、工作經驗豐富、抗壓能力強、自控能力強;③人格素質:時問觀念強、遵守勞動紀律、工作積極主動、與同事相處良好對工作的幫助、與學生關係良好、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與人溝通能力、親和力、情緒洞察力、服務意識;④知識素質:學曆職稱程度、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了解相關法律法規。

高校教職工黨員(教師)確立的初步勝任特征指標:①政治素質:組織生活對工作的幫助、熱愛本職工作、關愛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樂於奉獻精神;②能力素質: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開展教學工作的能力、開拓創新的能力、社會交往的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③人格素質:治學嚴謹、真誠正直、堅強自信、開拓創新、團結協作、身心健康。4知識素質:學曆、職稱程度、學科專業知識水平、教育理論知識水平、學科發展前沿知識水平、學習對工作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