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出遊目的而言,大多數的遊客來什刹海曆史街區旅遊是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其次是來此觀光和看風景,休閑泡吧會友的遊客相對較少,購物的遊客最少。約有四分之一的遊客來什刹海曆史街區觀光看風景的同時,感受老北京的傳統民俗文化。少數遊客來此休閑泡吧會友的同時,感受老北京的傳統民俗文化。根據出遊目的的差異,可以將什刹海曆史街區的遊客分為文化型遊客、觀光型遊客和休閑型遊客。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外地遊客來什刹海,多是為了感受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而對本地遊客而言,則是來此放鬆休閑的,以觀光看風景為主。
因此,目前什刹海曆史街區的國內遊客中,以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較高、中等收入者為主的外地遊客占了絕大部分;在職業上,文教技術人員和學生是比較突出的兩大類群體;外地遊客與本地遊客的出遊目的具有顯著差異,外地遊客以感受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為主,本地遊客則以放鬆休閑,觀光看風景為主。
遊客體驗中的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的體驗主要體現在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輪車、老字號和銀錠橋等。相對而言,遊客對酒吧和寺廟等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感知不顯著。值得注意的是,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整體空間氛圍的感知相對高於酒吧和寺廟,說明什刹海曆史街區整體空間布局和環境氛圍也是一種旅遊景觀符號,對廣大遊客產生旅遊吸引力。
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不同的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的體驗也是存在差異的,由下表可以看出,遊客對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輪車和老字號這幾個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的感知最為顯著,驗證了孫九霞的研究觀點,即遊客凝視具有選擇性,民俗村內,遊客凝視隻是帶走“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民族符號[10]。正如厄裏所言,旅遊凝視不僅是一種視覺體驗,同時也包含了其他感官體驗,如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11]。問卷調查發現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體驗中的“老字號”的體驗,既是一種視覺體驗,更是一種嗅覺體驗和味覺體驗。很多遊客到什刹海,尤其是到煙袋斜街,都會品嚐中華老字號烤肉季的烤肉。遊客感知體驗到的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是什刹海的標誌性景觀,它們是老北京曆史遺留的產物,同時也是典型的被什刹海胡同遊的旅遊經銷商大肆宣傳的旅遊符號。厄裏認為存在兩種特別的旅遊凝視方式,即浪漫的旅遊凝視和集體的旅遊凝視。浪漫的旅遊凝視包括被看作欣賞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集體的旅遊凝視則包括大量的人群的參與,正是多數人的交互作用建構起旅遊的氛圍。因此,從遊客體驗視角來看,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的凝視是一種集體凝視。
旅遊凝視是旅遊文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凝視是旅遊者主體的行為,旅遊者類型的差異影響旅遊凝視的內容[12]。統計分析發現,整體上來看,文化型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的感知體驗要顯著高於觀光型遊客和休閑型遊客;具體而言,在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中,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的胡同的感知最顯著,其次是四合院,再是三輪車、老字號和銀錠橋等旅遊符號。基於遊客對旅遊符號胡同的感知最為顯著,進一步分析遊客對什刹海胡同的體驗。分析結果表明,30%的遊客認為什刹海胡同比較古樸寧靜,36.5%的遊客認為什刹海胡同承載了很多老北京故事,而14.5%的遊客認為什刹海胡同缺乏生活味道,16%的遊客認為什刹海胡同都是遊客,剩下3%的遊客則對什刹海胡同沒什麼感覺。相對而言,遊客對旅遊符號酒吧的感知並不顯著,但是大多數遊客對這裏的酒吧還是比較喜歡的,認為酒吧建築風格和裝飾特色較為古樸,具有懷舊感,並且酒吧分布在前海和後海沿街,瀕臨什刹海,酒吧的視野空間和環境較好。
旅遊凝視的功能在於空間的建構。旅遊地在旅遊者的凝視下被消費,旅遊者凝視引起旅遊地文化向“舞台化”、“表演化”方向發展,使得旅遊地在時間和空間上被建構,最終發展成為一個與傳統生活狀態存在巨大差異的地方[13]。什刹海曆史街區酒吧街的建立就是旅遊凝視的結果,是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自我的現代性表述與主動建構的產物。
“遊客凝視”不是一種孤立現象,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旅遊現象。事實上,激發這種遊客凝視消費活動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工程[14]。進一步地統計分析發現在被調查遊客中,39.9%遊客認為什刹海曆史街區能夠代表傳統老北京文化,來此旅遊,他們能夠較多感覺到傳統老北京文化;17.4%遊客能夠深刻感受到老北京文化;37.1%遊客在這裏能夠感覺到一點點傳統老北京文化,5.6%遊客則沒有感覺。就不同區域差異而言,外地遊客與本地遊客對在什刹海能否感受到傳統老北京文化存在較大差異,大多數的外地遊客認為什刹海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就外地遊客而言,不同的外地遊客體驗差異較為顯著,約35%的外地遊客認為什刹海曆史街區比較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30%的外地遊客則持相反的觀點。就遊客類型而言,文化型遊客和觀光型遊客認為在什刹海曆史街區比較能夠體驗到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而休閑型遊客的感知體驗則不相同。
遊客體驗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元素之間協調性。進一步分析遊客對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元素之間協調性的感知體驗,結果顯示,7.5%的遊客認為這些旅遊符號元素之間非常協調的,46.9%的遊客認為它們之間是比較協調的,33.3%的遊客對此持中立的態度,12.2%的遊客認為它們之間不協調。總體上遊客認為什刹海曆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符號元素之間是比較協調的。盡管酒吧是外來文化符號,但是什刹海前海和後海沿岸的酒吧整體外部建築和裝飾風格與周邊地區相和諧。
遊客體驗什刹海曆史街區傳承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途徑。從遊客體驗的視角來分析什刹海曆史街區傳承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途徑。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遊客認為首先是留住居住於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參與性活動,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遊客對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體驗。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發現,除了什刹海曆史街區以外,遊客認為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地區主要有故宮、前門大柵欄、天安門和南鑼鼓巷。調研結果表明,這些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體建築風格都與什刹海曆史街區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