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產業鏈構建專業群管理體係研究
公共管理
作者:陳英
摘要:分析了高校圍繞產業鏈構建專業群實踐教學的功能,構建了專業群實踐教學體係構建的路徑,從目標體係、內容體係、保障體係、管理體係和監控體係等方麵來教學體係的內容進行探討。可對高校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產業鏈 專業群 實踐教學 體係構建
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並依據特定的邏輯關係和時空布局關係客觀形成的鏈條式的關聯形態,產業鏈上的各個崗位涵蓋了多種專業人才的彙集,這些專業之間緊密相連且知識和技能交叉互補,因此麵向某產業鏈的構成和發展來進行專業布點是目前高校辦學的普遍方式。這種圍繞產業鏈的專業集群方式,可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增強專業建設整體水平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以此來強化辦學特色和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1-3]。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如何圍繞產業鏈來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群教學體係,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專業群運用於實踐教學的功能
專業群是由多個專業技術緊密相關或相近,具共同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和基本技術要求、並能涵蓋某一技術或服務領域、由多個專業組成的一個集群[1]。專業群內各專業可以是同屬一大類專業,也可以是不同專業大類,在專業群內的各專業培養方向均有針對性地麵向產業鏈中的崗位需求。但在現實的實踐教學中,各專業學科獨自劃分而界域明顯,導致所培養的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單一。隨著現代產業的快速升級發展,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對人才的需求也愈發向複合型方向發展[2-3]。因此,將專業群建設理念運用於實踐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具體功能表現為:
1.調節功能
具體表現為有利於培養方向與市場需求相適應,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階段,產業鏈湧現了一大批新的工種、新的工藝和新的崗位群,以往單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適應新的市場需求,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和更新。新的工作就業崗位需要多技能、多知識麵、複合型的人才,專業群在實踐教學中的建設將拓展專業基礎和技能,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降低成本
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投入巨大,並在實踐過程還需不斷更新和維護,現有專業的實踐教學單一而分散,各專業配備的實驗室資源使用率不高,並出現閑置和浪費現象。采用專業群建設運用於實踐教學,有關資源將得到合理配置,將各專業進行集群管理,可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入到相關實驗資源配置上,進行統籌規劃和安排,搭建專業群的大實踐教學平台,並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實現教學的優質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並高效共享,可降低建設成本、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
3.合理配置資源
“雙師”建設是高校師資隊伍的發展趨勢,專業群將聚集相關或相近專業的實踐教師資源,形成師資上的數量和結構方麵的優勢,在實踐教學上,師資力量可靈活調用,既提高了教師的使用率而降低了成本,又能在專業教學上優勢互補,增強各專業的互相兼容,從而形成專業的競爭優勢。另外,專業群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在現有資源上綜合運用,將師資、實踐、科研、專業課程建設等方麵形成一股合力,在實踐中凸顯特色優勢。
4.培養複合型人才
隨著現代生產技術的綜合化發展,生產技術各崗位群對技能和知識的內在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複合型人才將是學生順利就業的一個關鍵條件。專業群在實踐教學大平台擁有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此將能接受多學科知識的接納和融合,並因此成為複合型人才。
二、專業群實踐教學體係路徑構建
從產業鏈視角來布局專業群就是根據相關產業的組成和發展變化,將人才培養工作緊扣產業的人才需求,能體現高等教育服務產業、服務經濟的時代背景。緊扣產業布局的基礎上,對學科專業群進行布局,在實踐教學一環,可實現學科之間融會和貫通,有關資源將得以高效利用,知識在實踐教學環節可突破學科障礙[4-5]。專業群的構建是一個複雜係統工程,構建的路徑見圖1所示。
1.分析外部市場相關產業背景 確定學校辦學定位和戰略方針
學校辦學的定位確定,要深入去調研外部環境產業的相關背景情況,針對產業對知識和技能的市場需求,將辦學方針和發展戰略合理定位,不同的發展戰略將影響專業群的構建。
2.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