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院高值耗材管理的實踐與思考(1 / 2)

醫院高值耗材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公共管理

作者:姚碧文等

摘要:口腔醫用耗材是口腔醫院開展日常醫療、護理工作的物質基礎,鑒於耗材在醫院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為達到方便臨床,規範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目的,在現有的基礎上必須加強對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管理。

關鍵詞:口腔專科耗材管理

醫用耗材(MedicalSupplies),即醫院用的消耗很頻繁的配件類產品,主要包括醫用耗材和醫用器械。在醫療活動中,醫用耗材又可分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一般是指如普通醫療注射、化驗、門診、常規手術等耗材。高值耗材一般指對安全至關重要、生產使用必須嚴格控製、限於某些科室使用且價格相對較高的消耗性醫療器械[1]。

目前醫院常用的高值專科耗材主要分心髒介入類、人工關節類、外周血管介入類、消化材料類、麻醉材料類及其他[2],而大部分口腔科醫用耗材都屬低值醫用耗材。口腔醫用耗材是口腔醫院開展日常醫療、護理工作的物質基礎,同時也為符合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要求,口腔專科醫院對於高值耗材實行係統化規範化的管理是必然趨勢[1]。

一、高值耗材在口腔專科醫院的存在現狀

在現階段,通過高值耗材集中采購的方式,搭配信息化管理模式,形成從申購、采購、入庫、出庫等一係列的規範化流程,是我院對高值耗材管理的主要方式。其基本程序:由總務部門根據科室申報情況製定采購計劃,上交院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在網上進行公布,公開招標,具備資質的供應商進行投標,再由招標委員會與業務科室負責人一起決定中標方。同時,成立醫院醫療器械管理委員會,負責研究製定采購計劃,以及具體負責耗材的招標、詢價等工作。

二、高值耗材的兩種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傳統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模式弊端明顯:

首先,由科室根據需求直接聯係資質合格的耗材供應商,不僅但采購過程透明不夠,質量安全、價格保障、支出合理性等,監管無法落實,這些情況對於醫院的采購部門來講,無法全麵、及時、準確的掌握。

其次,記錄主要以手工記錄為主,數據分散,對高值耗材的產品信息,如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等,容易發生漏記、缺記等現象,不便管理。

粗放型的操作模式,也易引發相關部門及人員在操作上不合理現象,缺乏監督,容易形成“真空地帶”,引發吃回扣、講交情等情形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避免了許多傳統模式下存在的問題。醫院不僅全麵改善了微機程序的信息管理,同時也對耗材進行集中的采購。

首先,部門高值耗材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名稱,對信息化管理造成不便。

其次,口腔專科醫院由於使用到的高值耗材品種不多,並且部分植入性材料有其自身特色,在對高值耗材的集中采購程序現實管理上,會出現規範化與高效率之間的衝突。

三、我院高值耗材係統化管理流程探析

醫用高值耗材的係統化管理流程應該是包括指計劃申購、采購、入庫驗收、請領、調配直到病人使用等方麵在內的一係列管理過程。這一管理流程大致可分為四大方麵:

1.申請申購管理。首先,成立醫院醫用高值耗材采購小組或醫用器械管理委員會,根據臨床需要,初步確定高值耗材需要的品種、規格,對其臨床適應性、經濟性等方麵進行審核論證,確定後由臨床科室提出申購。

既可參加政府集中招標采購,又可經報請有關部門同意後在網上招標,或自行招標采購。有效的申購申請程序包括:(1)臨床科室根據臨床業務需要提出申購計劃,填寫“醫用高值耗材申購計劃表”,注明申購耗材的名稱、規格、型號及使用數量。(2)相關職能部門谘詢核實後,在“醫用高值耗材申購計劃表”上填寫采購計劃並報監管部門審核。(3)監管部門審查核實,後報醫用高值耗材購小組或醫院器械管理委員會,經批準批後才能進行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