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秋末的一次遠行(2 / 2)

唐衡的擔心大家都是看在眼裏的,而溫夢素聞唐衡的善舉,於是便想答應下來,可這個時候,花郎卻搶先問道:“如果令郎真的失蹤了,為何不將此事報於衙門呢,衙門線人多,找人應該很方便的。”

唐衡搖搖頭:“不行啊,我兒子並沒有在天長縣失蹤,我找包大人沒用的,我兒子唐望是去秦淮河那一片遊玩的,要找衙門,恐怕也隻能去那個地方找,可我……我實在是走不開啊,所以想請花公子勞累,去一趟秦淮河,幫忙找一找我的兒子。”唐衡說著,從身上拿出一份畫像遞給花郎,花郎接過之後,唐衡繼續說道:“這是犬子的畫像,拜托花公子了。”

花郎望著畫像上的人,此人長的和唐衡有幾分相像,大圓臉,極具福相,如果遇見了是很好認的。

隻是花郎雖然接過了畫像,卻麵露難色,道:“秦淮河全長一百一十公裏,我們幾個人若是去找,恐怕不知要找到什麼時候,這工作對我們來說,未免太難了一些吧。”

唐衡聽完花郎的話之後,連忙說道:“隻要花公子肯答應,錢不是問題,而且我兒子說他最想去烏衣巷看看,所以花公子若答應了,就請去一趟烏衣巷吧。”

聽了唐衡的話,花郎他們實在沒有理由拒絕了。

所以跟唐衡談完價錢,唐衡交了定金之後,他們一行人便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去一趟秦淮河畔的烏衣巷。

對於烏衣巷,陰無錯和溫夢這兩個江湖人並沒有多少感覺,不過花郎做完後來人,對於這麼一個曆史聞名的地方,早向往之。

先不說三國事情孫吳的部隊駐紮過,就是東晉時王導和謝安兩個大儒的居所,都讓天下所有學子向往不已,而後來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絕句,更為其增添了不少意境和魅力。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花郎在收拾行裝的時候吟唱了這一首絕句,花婉兒聽完之後,笑道:“這詩太過悲戚,大哥還是不要念來的好,免得讓我們沒了興致。”

花郎淡笑,道:“詩詞這東西,就是要這樣才有味道。”

陰無錯和溫夢兩人不懂,卻也不參與,收拾完東西之後,立馬出發。

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南岸,屬於淮南地界,所以他們這次如果真去了烏衣巷,那麼找人的事情,恐怕多半要拜托淮南陰家了,而對於這點,陰無錯並不推脫,去了他的地方若是不請他幫忙,那就是看不起他。

江湖子弟,要的就是這個,所以在中午稍作停歇的時候,陰無錯寫了一封信到淮南陰府,並且將唐望的畫像也寄了一份去,要淮南江湖的朋友先幫忙打探,如此一來,他們到了淮南烏衣巷,也就省去不少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