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搜查的時候,去北門的衙役回來說,並沒有發現有人攜帶硯台離開。
如果沒有人把硯台運走,那麼硯台必然還在這裏,可怎麼就沒有發現呢?
梅三友領包拯和花郎他們去驛館休息,包拯讓他回去之後,他才匆忙離去,而梅三友離開之後,他們大家在一起商議。
“若硯台沒有被運離大灣縣,可為何就找不到呢?”包拯望著眾人,有些迷惑不解的說道。
大家都沒有言語,因為他們誰都不知道原因。
這個時候,花郎說道:“幾輛馬車駛進大灣縣,一定會被人看到才對,明天我們可去街上打聽一下,看看可有人看到馬車駛過,以及去了那裏。”
包拯點點頭,這是他們唯一的辦法,雖說今天他們把每戶人家都搜查了一遍,可大灣縣還是很大的,而且他們隻是搜了一下有人的人家,像那些廢舊宅院,以及自然景觀等處,是沒有去搜的。
次日,大家上街詢問,這事並沒有花去他們多少時間,他們很快問出了一點線索,前天下午幾輛馬車駛進了大灣縣,後來去了西郊胡同,隻是之後再沒見出來。
眾人連忙去了西郊胡同,西郊胡同散發著臭味,恐怕就是乞丐也不會到這裏來,而這個地方更是人跡罕至,一堆堆的垃圾讓人避之不及。
胡同很深,而且裏麵七拐八拐的,他們把胡同轉了個遍,最後在一處牆角發現了幾輛馬車,而這幾輛馬車,正是遊丹他們的馬車,隻是此時雖然有馬車,可馬車上已經沒有了端硯。
他們把馬車拉到這裏之後,將硯台給運走了,可硯台那麼重,他們怎麼運呢?
將馬車牽開,他們發現胡同的牆根處有一個箱子大小的洞,把那些裝硯台的箱子從這裏運出去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眾人翻過那道牆,發現外邊是一處空地,很是偏僻,更少人行,而且隱隱可以看到馬車印,從此可知,他們在這裏換了馬車,然後把硯台給運走了。
隻是他們並沒有出城,硯台仍舊在大灣縣。
他們順著馬車印找,找了大概有一炷香的時間,馬車印突然消失了,因為馬車上了大路,而大路上沒有留下馬車印。
大路四通八達,而且這一片隻是一條過路,並不是街,所以如果沒有人剛好從這裏經過,是不會有人看到他們去了那個方向的,而就算他們知道馬車去了什麼方向,這些路通往大灣縣的各個地方,誰又能夠確定他們去了那裏呢?
線索到這裏又斷了,遊丹的脾氣更火爆了一些,恨不能一拳把一堵牆給打倒。
花郎有些無奈的聳聳肩,然後派人把大灣縣的每個地方都給搜查一遍,不管是廢宅,還是女子閨房,都不放過,這雖然耗費時間,可也總比找不到貢品端硯,包拯和遊丹他們被免職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