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朝政(2 / 2)

蘇洵一聽歐陽修大名,連連笑道:“歐陽大人為國為民,是在下心中的好官,隻是我聽說他已然離開京城,我若去京城,恐怕是遇他不上的吧?”

蘇洵說的這些話,倒也不錯,如今的歐陽修因為之前改革的事情被外放了,不過過幾年他就會再被招進京城,而蘇洵此時雖然才華橫溢,不過卻也不會立馬進京,所以等蘇洵進京的時候,歐陽修可能已經回京了。

不過這些話花郎卻是不能說的,不然又要被人認為自己的個半仙,能掐會算了。

淺淺笑過之後,花郎道:“歐陽大人為國為民,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又被招進京城了,蘇兄的這些文章不還沒有寫完嗎,若是寫完,興許能遇到歐陽修。”

蘇洵點點頭,然後拿著自己的文章問道:“花兄弟看了在下的文章,覺得那裏可要修改?”

花郎就等蘇洵問這個,他淺淺一笑,道:“蘇兄的文章見解精辟、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在下上上下下看了兩遍,隻看出了一個小毛病。”

蘇洵求知若渴,一聽有小毛病,連連征詢道:“花兄弟請直言!”

花郎點點頭,然後找出第一張,指著峨眉二字,道:“峨眉山俊秀,用在這裏略微顯得少了些氣勢,不能體現將領麵臨危險時的危機,若是改為泰山,則就不一樣了,泰山氣勢雄偉磅礴,是五嶽之首,曆朝帝王封禪祭祀之地,若將領遇到泰山崩於前而氣色不改,那可真是應了這心術二字呢!”

聽完花郎的這番話後,蘇洵連連點頭:“花兄弟說的極是,初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覺得峨眉山有些少氣勢,可因為我二十七歲前雖遊曆過許多地方,卻偏偏沒有去過泰山,我這是怕把泰山寫上去,別人說我的文章都是浮想,根本沒有實踐,所以,這才用了家鄉的峨眉山。”

聽得蘇洵這話,花郎笑了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蘇兄的文章又非遊記,誰說一定得去過才能用的?”

花郎這麼一開解,蘇洵頓時猶如醍醐灌頂,連連稱是,並且一定要拜花郎為師,並且稱之為一字之師,花郎心想自己哪裏受得起,於是連連推脫,蘇洵見花郎如此,也就不再堅辭;隨後,兩人又是一番討論,這樣討論到正午,蘇洵才起身離開,花郎見已到中午,要留他吃飯,可蘇洵卻搖搖頭:“今日與花兄弟一番交談,在下感覺才思泉湧,我必須趕緊回去把腦子裏的想法記下來才行,這飯就不吃了,下次我請花兄弟吃飯。”

說完,蘇洵急匆匆的跑了去。

蘇洵離開之後,溫夢走出來笑道:“這個蘇洵,還真是個文癡呢!”

花郎笑了笑,他覺得溫夢用文癡來形容蘇洵,真是再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