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邊陲小鎮(1 / 3)

冷風如刀,秋霜如晶,沉睡的邊陲小鎮柳如鎮已經開始蘇醒,柳如鎮隻不過是巴掌大小的地方,而且這邊經濟不是很發達,與牧歌曾經生活的城市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而且很多古老的習俗依舊在這個鎮上盛行著。

依舊有人挑著油條豆腐腦走街串巷,悠長的叫賣聲回蕩在整個鎮上,鎮上的建築是一個挨著一個的,恨不得你從這家出來就到了那一家,很多人都是共用一個院牆的。牧歌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回來到這個邊陲小鎮,她做了幾天幾夜的火車,其實在火車上的時候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下一站究竟是哪個地方,她隻是沒頭沒腦的走著,直到遇到這對憨厚的農村夫婦。

那天她看到一個老漢暈倒在自己的身邊,周圍的人都避之不及,唯恐老漢訛詐上自己。牧歌什麼也沒想,她蹲下身子掐了掐老漢的人中,然後從老漢的身上掏出速心丸給老漢吃下,一會兒老漢的老伴兒來了,他們夫婦兩個對牧歌千恩萬謝。

通過交流才知道原來夫婦兩個此次來不為別的,隻是來認領兒子的骨灰的,兒子一個月前出車禍死了,肇事者逃逸了,至今沒有找到,不是他們不想領,不想要,而是確實湊不齊到這來的火車費,這次七拚八湊的終於湊夠了路費才將兒子的骨灰領回來。

他們好心的問牧歌要去哪裏,牧歌說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裏,人有的時候真的很奇怪,你可以對一個陌生人吐露你的心機,牧歌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這兩個夫婦,兩個夫婦思來想去便對牧歌提議說,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跟著我們回家吧。牧歌覺得有些不妥,倒不是她懷疑兩夫婦會有什麼鬼心眼,他們兩個一看就是實實在在種地的莊稼人,牧歌羞澀的說道自己已經懷孕兩個月了,她不知道自己該以什麼樣的身份在他們家待下去。老頭子一拍腦門,他倒是有個說法,隻不過要委屈牧歌了,就把牧歌說成是兒子在外麵的媳婦。牧歌覺得老漢的說法很妥當,既可以堵住鄰居的悠悠眾口,又可以順理成章的在他們家生活。

對於這兩個老人,牧歌是心存感激的,她感謝他們兩個能夠收留她。對於李老漢夫婦倆來說,他們甚是欣慰,牧歌一看談吐和穿著就是城裏人,可是她不曾嫌棄他們家的貧寒,並且順理成章的伺候著他們老兩口,他們覺得即使兒子活著的那幾年他們也不曾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那天牧歌跟著他們回家的情形,李老漢依舊記著。

當時鄰居們都圍在李老漢的家門口,農村人都愛看熱鬧,他們看到李老漢不但將兒子的骨灰帶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個漂亮的女人,對他們而言,那個女人簡直就是仙女,誰也沒有見過這麼好看的女人,簡直就是從電視上走下來的,農村人讀書的人不多,他們搜腸刮肚的也找不出形容這個女人的詞語,有些人甚至想到了妖精這個詞語。

鄰居王大頭雙手抄著袖子聳著肩膀道,

“老李啊把兒子接回來了啊,還順利不?”

李老漢點著頭,他並沒有太多的悲傷,這個兒子從小不聽話,五年級沒畢業就出去闖蕩了,這麼多年在外麵,一分錢也沒有拿回來,每次過年回家反而要跟他們老兩口要錢,如果不給他錢,他對他們老兩口是非打即罵,家裏值錢的東西已經被兒子輸幹淨了,他們老兩口的心碎了,死了,淚也已經流幹了,這樣的兒子不要也罷,他甚至都後悔將這樣一個兒子生下來,他簡直就是來跟自己要賬的。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嘴唇有些幹裂,

“順利,順利,城裏的好心人挺多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圍上來,討論著明個老李兒子後事的問題,老李說他為了兒子已經負債累累了,不想弄得太花哨,太隆重,簡單的埋進家裏的墳地就行了,到時候叫上家裏幾個比較親近的人就行了,就不勞煩鄉裏鄉親了。

其實大家感興趣的還是那個漂亮的女人。

外號大喇叭的一個女人擠了過來,她問老李媳婦,

“這閨女真俊啊,是誰呀,以前怎麼沒有見過呢。”

老李媳婦鎮定的說,

“她是我的兒媳婦,而且已經懷孕兩個月了,他們本來打算這個月結婚的,沒想到兒子竟然是那麼沒有福氣的人。”

想到兒子,老李媳婦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畢竟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鄰居們七嘴八舌的勸著。

大喇叭說道,

“也不能這麼說,這小李好歹是給你們老李家留下了種,以後要好生的對待小李媳婦。”

大家又紛紛的恭喜老李兩口子後繼有人,一場本來悲哀的事情變成了一場有關八卦的喜訊,悲傷瞬時間削減了許多,知道天黑了大家紛紛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