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道:一切由需求決定
存儲
作者:郭平
今年2月,光纖通道行業協會(FCIA)公布了代表業內最快行業標準網絡協議的第六代光纖通道(FC)協議。它在速度上比之前的第五代翻了一倍,達到32Gb,而應用4通道技術,最終能使SAN的速度高達128Gb,並提供了更高的網絡可靠性、更高的能效和更簡便的操作性。
借第六代FC協議的發布,記者近日就FC的發展和在OCP模式中FC的作用,有幸獨家采訪到了QLogic公司亞太及日本首席架構師張禮立博士。
時刻傾聽用戶聲音
張禮立博士在任職QLogic之前,曾就職於博科(Brocade)、Sun等公司,並擔任過德國電信係統集成公司(T-Systems)大中華區IT服務總監,正是由於具有在北美和亞太等區域長期負責IT服務和數據中心建設及管理工作的背景,並有為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成功的IT架構和服務管理的培訓與谘詢的經驗,因此,張禮立博士非常了解IT運維,深諳用戶的需求,並將用戶的反饋及時體現在新的產品中。他認為,在數據中心龐大的體係中,QLogic盡管隻是一個板卡級部件的供應商,但也需要從解決方案的角度,去關注配件在信息安全、項目管理、運維管理、業務連續性管理等方麵對數據中心產生的影響,並從行業的角度,關注數據的采集、分析等。
張禮立博士說,作為QLogic亞太和日本首席架構師,他平日裏最關注的是最終用戶的需求,了解用戶對雲計算、大數據到底有什麼樣的需求;其次,他要關注本地的增值服務供應商,這些增值服務商需要真正的技術引導,而不是跟在國外廠商的後麵人雲亦雲;第三,他也很關注像IBM、聯想、浪潮等這些傳統的OEM廠商的發展和需求。“盡管我是亞太及日本區的首席架構師,但我花精力更多的是在中國市場,因為QLogic認為中國市場是除北美之外最有吸引力的市場。”張禮立博士說。
新技術的普及要看應用需求
第六代FC協議將3200MBps的16Gb數據吞吐量翻了一番,達到32Gb,實現了6400MBps的全雙工速度,同時它還提供了“將32Gb翻兩番,達到128Gb”的選項,從而實現了基於FC的無縫兼容和向下兼容技術的25600MBps的全雙工速度。
除了更快的速度外,第六代FC技術還具有一些關鍵的功能,例如:向前糾錯(FEC)、較低的能耗、向後兼容性等。128Gb和32Gb可支持全麵、徹底向後兼容16Gb和8Gb網絡,為確保完整的投資保護,第六代FC技術可在任何兩個網絡點之間自動配置到最快支持速度,而不需要任何用戶的幹預。
從第六代FC協議所具有的特征,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為滿足超大規模虛擬化、SSD存儲技術和新數據中心架構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擴展性等需求的下一代FC協議。據張禮立博士介紹,QLogic將是率先支持第六代FC協議的廠商,其解決方案預計將在2016年上市。
從1997年第一代FC技術推出,十幾年間,FC技術已經曆了五代演進,2011年,第五代FC協議推出,16Gb成為最快的I/O傳輸技術。不過,幾年過去了,16Gb遠沒有實現大規模應用,那麼,32Gb是否會被用戶接受,什麼時候才會實現大規模應用?
對此,張禮立博士認為,對於FC技術的更新換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方麵,當一個新技術剛推出來時,最先使用的人一定鳳毛麟角;另一方麵,從全球來看,每個國家的應用水平不同,用戶需求也不一樣,但在數據量爆增的大趨勢下,用戶的需求無疑也在不斷提高。“從成本上分析,由於技術的不斷革新,當承載新技術的產品出來時,使用舊技術的產品就會降價,因此,32Gb推出後,16Gb以及之前的8Gb等自然就會降價,這樣,使用相同的技術,用戶的成本卻降低了,這對於代理商、渠道商和用戶來說都是好事,從中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