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立博士分析說,從市場角度看,32Gb能否被用戶接受,這取決於應用需求,現在的確有一些應用需要更高的傳輸速度。“但廠商在推廣新技術時,不能引導客戶過度使用。”他表示,FC的每一代新技術從推出到大規模應用一般需要18~24個月,但今後是否還會遵從這個規律,還要看應用需求和市場情況。目前在一些新興國家,4Gb/8Gb都還有很多市場,甚至還是主流。在中國市場,目前大部分還是4Gb,不過從HBA卡的出貨量看,4Gb已經越來越少了,而8Gb正在增加。
近年來,以太網的發展迅猛,從Gb到10Gb,甚至40Gb、100Gb,速度不斷提升,以往FC所驕傲的速度優勢,似乎已經蕩然無存了,這使業界開始質疑FC的未來究竟還有幾年。張禮立博士分析說,以太網未來將是占主導的技術潮流,這一點已基本得到業界共識,但同樣不可否認,在特定的時期和環境下,要保證高性能和高可用性,FC仍是最好的選擇。他舉例說,Facebook是一家開創型的互聯網公司,有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但它給華爾街的金融公司推薦使用的仍然是FC。張博士認為,FC和以太網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平台,它們之間不需要比較和追趕速度,如果用戶明明已經建好了FC平台,卻要將其換成以太網,那不但會造成經濟上的浪費,還會帶來管理上的困難。
據說,當第五代16Gb FC推出後,業界曾有人建議為了與以太網競爭,下一代FC直接跳到64Gb或128Gb。張博士說,所幸的是,FCIA最終還是先推出了32Gb,推動FC的更新換代合理地往前走。
OCP將是未來IT的新模式
今年2月,QLogic公司宣布推出業內首款針對OCP服務器的FC適配器。OCP(Open Computer Project,開放計算項目)是由Facebook 2011年發起成立的聯盟,它所創建的一組技術是完全開放且分門別類的,可以促進更高效的數據中心技術發展。OCP旨在促進開放和協作環境下的網絡硬件和軟件開發,並結合可信任的項目驗證和測試來完成。
張禮立博士介紹說,QLogic是首家通過OCP驗證和測試的FC廠商,可以提供全兼容的OCP適配器。首款QLogic FC OCP適配器將搭配OCP認證的廣達服務器使用,並將通過其他合作夥伴和得到QLogic Signature Partner計劃認可的其他廠商發售。
張博士認為,OCP最早起源於雲數據中心,但現在OCP服務器開始逐漸滲入企業級數據中心,而FC是存儲連接的最佳選擇。現在有了FC OCP適配器,就能夠幫助IT企業來部署基於OCP的服務器和企業級存儲網絡解決方案。
對於OCP,張禮立博士認為,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是節能。未來,OCP將會成為IT的模式之一,“一種模式將是定製化+一定的靈活性;而另一種模式則是全部定製化(從板卡開始);也許還會有第三種模式,即廠商和用戶一起與ODM廠商合作。”他說,定製化的HBA卡將根據客戶的需要,從外形到功能以及能耗要求都重新設計,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用戶需求是天,沒有什麼能大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