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移動管理平台選型五原則
軟件與服務
作者:編譯 樂天
不斷創新的移動設備、爆炸性增長的移動應用加上BYOD的流行,使得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管理它們,特別是很多企業已經推出自己的移動應用時,管理它們就已經成為一個必然之選。實際上,企業在移動設備和應用管理上已經不能等待,因為大量的用戶已經將自己的移動設備帶入了工作環境之中。然而,市場上號稱能提供移動設備和移動應用管理的工具如此之多,而且還在不斷湧現。企業究竟該如何一款適合自己的工具集?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MDM(移動設備管理)軟件供應商幾乎平均每3~6個月就會給其產品增加一次新的功能。另外,市場上圍繞MDM、MAM(移動應用管理)的並購不斷湧現。近期虛擬化巨頭VMware就收購了MDM供應商AirWatch,將AirWatch納入到自己的終端計算整體戰略之中。
實際上,目前MDM工具已經演變成企業移動管理(EMM)套件中的一部分——EMM是一套軟件組合,涵蓋了從移動設備的策略控製到應用、內容、網絡和服務管理所有方麵。
不少業界人士認為,今年是那些想占領企業移動管理市場的廠商最後衝刺的一年,除了在產品上要穩定,在市場規模上也要達到一定目標,這對確定其未來在這個市場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而對於企業而言,今年也是重新評估企業EMM戰略的好時候,如果還沒有,也有必要製定一個。不過,如果你的企業還沒有這樣做,也並不孤單。據Aberdeen Group 2013年5月完成的針對320家企業IT負責人的調查,75%的企業已經支持BYOD,但一半的企業采用的“怎麼都行”的方式來管理它們,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很少或根本沒有針對移動設備和應用的管理。
這其實對企業信息安全是一個大的威脅,而EMM能幫助企業來管理它們。相信隨著移動設備和應用從企業不太關注逐漸演變成為企業關心的一個核心IT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考慮采用EMM軟件。
選型原則1:立足當下的需求
找到真正適合企業需求的EMM套件,不僅取決於廠商提供的EMM套件是否具有很多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具有最符合企業要求的功能組合。
不過,在產品功能方麵並沒有一個單一和公認的列表,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功能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重要和不重要完全取決於企業的實際需求。比如,企業對某個移動平台不感興趣,那EMM在這個平台上的功能再多、再強對這個企業也沒有意義。因此,軟件選型時應該先從你想支持的業務入手,弄清楚什麼工具和什麼樣的功能集是必需的,然後再考慮其他需求,比如可擴展性、安全性等。
例如, MDM策略控製是一個基本需求,但除此之外,企業是否還需要應用程序或內容管理?要支持BYOD以及公司自有的手機嗎?如果企業中有人使用的企業統一購買同時也允許個人配置的移動設備,那就要考慮是否需要EMM提供一種類似沙箱的功能,能將企業信息和個人信息隔離,從而確保企業信息安全。
企業的員工可能會出國旅行嗎?如果是這樣,還要考慮是否需要EMM提供能基於手機的GPS定位來自動變更策略管理,以符合駐留國家的相關隱私法規的規定,這是很多企業目前還沒有注意到的一個需求。
同樣重要的還有,要了解你要管理哪些人所使用的移動設備,是僅僅有員工的設備,還是需要包括承包商、臨時員工、業務合作夥伴甚至客戶的移動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