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為以融合詮釋統一存儲(1 / 2)

華為以融合詮釋統一存儲

聚焦

作者:郭平

近日,華為隆重發布了其新一代存儲係統OceanStor V3係列,並全麵倡導融合理念,以此開啟麵向未來的存儲創新,幫助用戶實現“精簡IT,敏捷商道”。

OceanStor OS更名亮相

眾所周知,在一台計算機中,操作係統的地位非常特殊,它管理著整個計算機係統的軟硬件資源。而在一個存儲係統中,存儲操作係統同樣至關重要,它是係統中所有存儲資源的“總管”,對存儲設備的可靠性、功能和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華為之前推出的存儲係統所采用的存儲操作係統正是其自主研發的OceanStor OS。研發初期,設計團隊經過研究發現,當時虛擬化已經得到業界認可,但一些廠商所謂的虛擬化隻是在原來的傳統技術上疊加了一層虛擬化的外衣,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於是,華為放棄了這條“偽虛擬化”的捷徑,而采用了真正的內核虛擬化設計,實現從磁盤虛擬化到卷虛擬化,從而徹底解決了在大容量存儲下故障恢複時間和性能均衡問題,最終形成了存儲操作係統XVE。

不過,盡管XVE早已問世,但鮮有聽到華為對它的介紹和宣傳。而在此次發布會上,華為一改原來對XVE的“雪藏”做法,將其升級並更名為“OceanStor OS”,大張旗鼓地把OceanStor OS作為華為存儲係統OceanStor V3的核心隆重推出。對於這款操作係統,華為存儲產品線總裁範瑞琦說,它是V3資源管理、組織、分享以及內部監控管理的核心代碼,係統的所有的配置、業務邏輯、硬件全部依賴於它,它相當於一個人的“靈魂”。據說,這款操作係統中,除了借鑒了一些開源的內容外,全部由華為研發人員自主開發,總代碼量超過2000萬行。

範瑞琦表示,今後華為的存儲係統將都基於OceanStor OS,從而實現不同係列存儲係統的互通。

五大融合於一身

基於OceanStor OS,新推出的OceanStor V3在係統帶寬、存儲容量以及IOPS性能上都處於領先水平。在新的存儲係統中,華為率先采用了英特爾最新一代至強處理器Ivy Bridge,從而使性能提升50%以上,並通過華為存儲軟件和硬件的協同,實現了係統的橫向擴展,在一個存儲係統中,最大可達到128核處理器,帶給用戶極致的性能體驗。

有了強勁的硬件和簡化的管理,是否就足以應對複雜業務所帶來的挑戰?範瑞琦說,未來企業所麵對的挑戰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傳統的存儲係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企業所需要的存儲是麵向未來的存儲,“它至少應該具備安全可靠、按需供給以及簡單高效這三個基本特質,這也是華為對未來存儲的定義。”範瑞琦表示。

未來存儲的基本特質取決於IT係統中的數據架構,它是企業IT係統基礎架構的核心。而華為倡導和實現的數據架構則是全融合的數據架構,“融合”成為OceanStor OS及OceanStor V3的最大亮點。